日产汽车在中国市场能「恢复元气」吗?-香港期
图片泉源:度哥
2024年4月摄于北京车展
当前中国汽车市场正在履历一场猛烈的洗牌,不少德、日、美、韩系品牌不复昔日风景,这其中也包罗了“日系三强”之一的日产汽车。
据日产汽车公司克日宣布的数据,预计2024财年(2023年4月1日-2024年3月31日)的谋划利润为5300亿日元,较此前预计的6200亿日元低了14.5%;整年净利润预期为3700亿日元,较此前预计的3900亿日元削减200亿日元。
而业绩不及预期背后的缘故原由,就是日产汽车销量的不振,该财年公司汽车销量总计为344万辆,低于此前展望的355万辆。其中,中国市场作为日产汽车*的单一市场,下滑显著。
《车圈能见度》根据日产汽车公司宣布的销售业绩盘算,2023年4月1日-2024年3月31日,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累计销量为79.91万辆,上一财年同期则是90.83万辆,同比下滑幅度跨越12%。
显然,日产汽车方面也意识到了问题,有了紧迫感。在刚刚竣事的北京车展上,日产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内田诚直言:“中国市场正在发生伟大转变,日产汽车需要迅速应对。”因此,日产汽车将通过推出更多新能源汽车、变化运营模式等来保持竞争力。
同时,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还与百度在线网络手艺(北京)有限公司签署了体谅备忘录,设计配合开展在人工智能与智能汽车领域战略互助的可行性研究。
这些行动之下,日产汽车在中国市场能恢复“元气”吗?
1、在华销量承压
资料显示,日产汽车是“日系三巨头”中手艺的代表,且是最早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汽车品牌,早在上个世纪70年月就最先向中国出口第三代公爵(CEDRIC)轿车。
到了上世纪90年月和本世纪初,为了在中国市场更好地走下去,日产汽车还先后确立了多家合资公司。包罗1993年确立的“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2000年与东风汽车、京安云豹、广州武田汽车合资确立的风神汽车有限公司,以及2003年与东风汽车公司合资确立的“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根据官方信息,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旗下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认真英菲尼迪、日产和启辰品牌乘用车营业,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为日产、东风双品牌轻型商用车产物的主要生长基地。
在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几大合资公司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助推日产汽车在中国市场取得一个又一个亮眼的成就。最为绚烂时期就是2018年,昔时日产汽车在华销量到达156.4万辆,逾越丰田和本田,夺得日系品牌年度销量冠军。
其中,东风日产(包罗日产入口车型在内的日产物牌车型)累计孝顺了116.67万辆的销量,也创下了*销量纪录。焦点车型轩逸、奇骏、逍客个个显示优异,在2018年12月销量划分到达6.09万辆、2.13万辆和1.76万辆。
只惋惜,紧接着到来的2019年并未能让日产汽车在华继续冲高,反而成了一个分水岭。2019年,日产汽车中国区累计销量为154.69万辆,同比下降1.1%;2020年进一步下滑5.8%至145.67万辆;2021年和2022年则划分只有138.15万辆、104.52万辆,同比划分下滑5.2%、22.1%。
若是说2022年日产汽车在华销量尚能保住100万辆大关,那么2023年其就直接跌出了“百万俱乐部”,整年累计销量仅为79.38万辆,较*的2018年几近“腰斩”,固然也早就失去了日系*的殊荣。
另据东风团体股份(00489.HK)产销快报,去年,东风日产(含东风英菲尼迪、启辰)的累计销量为72.31万辆,同比大幅下滑21.53%;郑州日产累计销量4.61万辆,同比下滑10.15%。
今年前4个月,日产汽车中国区销量为22.22万辆,较去年同期的22.33万辆又有了点下滑。一个很显著的区别是,在过往风景时期,日产汽车的月销新闻稿中,除了整体销售数据之外,还会写明各个合资公司的销售亮点,以及焦点车型的详细销量,而现在已不再提及。
我们仅能凭证第三方平台懂车帝的数据得知,今年一季度,轩逸虽然仍为日产汽车的“销量经受”,但月均销量大不如前,只有2.66万辆;逍客和奇骏则更显落寞,月均销量划分只剩下8697辆和3367辆。
在中国市场显著承压的销量,自然导致了日产汽车公司的整体业绩不及预期。回过头看,不外四五年的时间,曾经的日系*就已经“元气大伤”。
2、降价无济于事
为了提振销量,日产汽车也不是没有起劲过,首先就是在事态所趋的新能源领域发力,推出了*款纯电动跨界SUV车型日产Ariya,寄希望于这款车能成为品牌新的销量增进点。
曹操出行交表,但依旧前路迷茫
2020年7月,日产Ariya举行了全球云首秀,那时日产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内田诚示意:“日产Ariya将知足当下消费者的愿望和现实需求,它聚集了日产汽车在电动化车型和跨界车型方面的优势。”
两个月后,日产Ariya首次亮相2020年第十六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内田诚称,中国是日产汽车的焦点市场,助力日产汽车践行战略设计,实现企业目的。日产Ariya设计于2021年在中国市场销售,以知足中国消费者对高性能纯电动跨界车型的需求。
然而,在现实推进历程中,日产Ariya的进军中国措施却慢了许多,直到2022年9月,东风日产ARIYA艾睿雅才正式上市,共推出4种设置,指导价为27.28万-34.28万元。
那时,时任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司理的高国林说:“以ARIYA艾睿雅为劈头,东风日产的电动化时代来了!”时任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总司理的山口武也充满信心,称日产再次迎来创新洗礼时刻,ARIYA艾睿雅将会是最适合中国消费者的产物。
遗憾的是,作为日产汽车电动化历程中要害一环的ARIYA艾睿雅,成就却有些让人失望。懂车帝数据显示,近半年,ARIYA艾睿雅每月的销量都只有三位数,其中最高的去年10月也不外才988辆,今年1-3月销量划分只有176辆、120辆和314辆,属实昏暗。
而在发力新能源之外,日产汽车也在试图通过降价等传统手段来刺激消费,现实效果却也很一样平常。
像是去年7月,东风日产旗下逍客以及劲客车型举行“官降”,其中现款逍客车型售价下调了3万元左右,入门级车型官方指导价为12.59万元,并更名为“逍客·经典”;劲客车型全系官降3.4万元左右,入门级车型指导价为8.98万元。
去年9月,东风日产官方宣布针对旗下全新天籁、全新轩逸家族、逍客·经典及全新第三代逍客推出限时优惠政策:全新天籁限时现金优惠4万元;全新轩逸家族限时现金优惠3万元;逍客·经典限时现金优惠1.6万元;全新第三代逍客限时享6000元保险津贴。
针对ARIYA艾睿雅,先是去年2月,东风日产宣布新闻:自2月18日起,ARIYA艾睿雅全系车型将获得政企津贴6万元,流动连续至3月31日。再是去年7月,东风日产降低了ARIYA艾睿雅入门级车型的门槛,推出更廉价的ARIYA艾睿雅500,官方指导价19.99万元起。
今年,降价促销流动仍在连续。不久前,东风日产宣布给出“五一放新价”,逍客经典恬静版优惠后9.88万元起,轩逸经典恬静版优惠后6.98万元起。同时,还推出低首付优惠。
不外,从日产汽车没有若干突破的销量数据上不难看出,虽然降价不少,然则消费者并不会因此而“买单”。岂论是燃油车照样电动车,日产汽车在中国市场都在经受着不小的磨练。
3、能否重返*?
对于未来,日产汽车方面固然有忧虑,不外也有了在中国市场重回“百万俱乐部”的刻意。
在刚刚竣事的2024北京车展上,日产汽车宣布到2026财年,将对中国市场73%的日产物牌产物举行换新,并推出8款新能源汽车(NEV)车型,其中包罗5款日产物牌车型。
稍早一些的今年3月,日产汽车还宣布了为期四年的全新战略设计“The Arc日产电弧设计”,旨在提升企业价值,增强综合竞争力。其中针对中国市场,日产汽车的设计是,到2026财年终(2027年3月),年销量提升20万辆,最终重返100万辆的销量目的。
而在设计之外,日产汽车还相继与海内的企业、高校睁开互助。4月25日,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百度在线网络手艺(北京)有限公司配合签署了体谅备忘录,双方将开展在人工智能与智能汽车领域战略互助的可行性研究。
4月26日,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宣布,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汽车产业可连续生长团结研究中央正式确立。去年12月,日产汽车公司与清华大学曾签署了互助体谅备忘录,现在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团结研究中央。
与百度互助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加速日产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的措施,而与清华大学互助则是为了更好地明白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辅助日产汽车带来加倍相符年轻消费者生涯方式和审美看法的产物。
不外,设计很美妙,要真正实现重回“百万俱乐部”的目的却没那么容易。从大环境上看,现在日系品牌在华显示是整体“失速”,市场份额正在加速缩短。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日系品牌零售份额为17%,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成为降幅*板块。
云云靠山下,几大日系车企的日子都不算好过,无论是销售端照样生产端均遭受着不小的压力,日产汽车作为其中的一员,要在中国市场快速转型并实现增进,谈何容易。
另外从日产汽车自身看,其过往备受赞美的“手艺日产”标签,也已经逐渐褪色,多年来饱受三缸机和CVT变速器的困扰。在天下汽车消费者投诉受理处置服务平台车质网上,有关日产车型的投诉中,“变速器”问题就是重灾区。
不久前,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还向国家市场监视治理总局立案了召回设计,自2024年4月4日起,召回部门东风日产物牌新逍客、奇骏汽车,共计25715辆。缘故原由是这些车型右前三角臂焊接位置偏移,导致强度不足。
这几年,日产汽车亦对高层治理架构举行多次调整。去年底周锋接棒高国林任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司理;今年3月,原日产汽车公司ASEAN区域总裁关口勋升任日产汽车公司企业副总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总司理;5月7日,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向导班子调整,秦轩辕不再任公司总司理、党委书记、党委委员职务。
高层的更改有可能给品牌带来新气象,但也有可能造成企业战略的摇晃,晦气于耐久生长。至于日产汽车会迎来怎样的转变,还得等时间给出谜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