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观点 > 国际财经 >

回购潮下众生相:有人在忽悠,有人在用回购做

发布时间:2024-06-20 18:27   浏览次数:次   作者:网络

自从去年年终政策激励提倡回购最先,A股市场就掀起了一波回购潮。今年,在整体行情动荡升沉的大环境下,为了提振股民信心,回购的队伍变得加倍壮大。据不完全统计,住手6月12日,已有1544家上市公司“真金白银”投入市场实行了回购,合计回购金额达935.05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但在回购大潮之下,却有“暗流涌动”。

钛媒体APP通过梳剃头现,若是连系着近半年时间上市公司包罗减持等动作来看,一些打着回购旌旗“顺水摸鱼”的上市公司最先浮出水面。这其中,有的上演忽悠式回购,光吆喝不实行;有的大股东趁公司回购时,高位减持。

01 吆喝回购是假,拉升股价是真

钛媒体APP梳理公然资料发现,自众多公司披露回购通告以来,不少公司至今一股未回购,西典新能(603312.SH)就是其中之一。

公司曾于2月1日收到控股股东、现实控制人之一、董事长兼总司理盛建华的回购股份提议案,提议回购金额为0.55亿元—1.1亿元。在收到提案后,西典新能示意,将尽快就上述内容认真研究,制订合理可行的回购股份方案。

不外,距离控股股东提议回购已已往近3个月,西典新能也未就回购事宜举行现实动作,公司董事会也没有召开集会审议提案,该提案犹如石沉大海。公司在回购事项上的不作为也引来了投资者们的不满,在上证e互动平台上,仅仅回购方面的询问就多达10余条,有投资者更是质疑公司“忽悠式”回购。

而西典新能却耐久保持缄默。直到4月27日,公司才宣布通告示意,“西典新能上市未满6个月,不相符《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中,‘上市满六个月’才气实行回购的条件,根据公司今年1月上市,实行回购开启的时间窗口是今年7月。”

针对上市公司的回复,有投资者也引用了上交所另外的划定“回怼”,称上交所在去年12月曾宣布《上海证券生意所上市公司自律羁系指引第7号——回购股份(2023年12月修订)》,凭证该规则,若是上市公司股价延续20个生意日内收盘价钱跌幅累计到达20%,而且回购股份是举行注销的,可以不受上市需满6个月才气实行回购的条件限制。

以西典新能的情形来看,公司在1月12日至1月31日(股东提案前一日)收盘价累计跌幅到达32%,至2月7日累计跌幅更是高达40%,根据上交所上述指引,只要公司回购股份用于注销,已完全知足回购条件。但针对这一质疑,西典新能则选择继续“闭麦”。

除了西典新能这种有“合理”理由暂停回购的,也有部门公司模糊其辞,直接住手回购设计。例如,今年3月,ST富润(300339.SZ)就直接披露了终止公司股份回购提议事项的通告,并由此成为2024年回购“放鸽子”*股。

今年2月2日,ST富润刚披露通告称,收到公司现实控制人、总司理赵林中,公司董事长陈黎伟《关于提议浙江富润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回购公司股份的函》,提议公司以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份,回购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且不超2000万元。

然而不到一个月时间,ST富润的回购设计就“变卦”。就终止回购的缘故原由,ST富润示意,经公司多方思量,综合考量,实行股份回购的条件暂不成熟,公司决议终止公司股份回购提议事项。

钛媒体App注重到,回购新闻宣布后,ST富润股价自2月8日最先触底反弹,2月8日至3月1日,股价累计涨幅跨越30%。而西典新能自从回购提案发出到暂停回购设计,其股价涨幅也超14%。

02 回购做“掩护”,减持大手笔

“忽悠式”回购或者终止回购的公司们很容易被一眼看破外。另外一些公司大股东借回购拉高股价后再减持,段位则显著凌驾一截。

TikTok,急着完成500亿KPI

3月1日盘后,裕太微通告披露,拟使用首次公然刊行人民币通俗股(A股)取得的超募资金通过上交所系统以集中竞价生意方式回购公司已刊行的部门A股股份,拟回购股份的资金总额为2000万—4000万元。回购设计对裕太微股价发生了短期成效,3月4日—18日延续11个生意日里,裕太微股价区间累计涨幅达44.11%,不外,往后公司股价再次震荡下行。

时间来到6月7日,当晚裕太微(688515.SH)披露通告称,公司于克日收到股东李海华出具的《关于减持股份设计的见告函》,因自身资金需求,李海华拟通过大宗生意的方式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计不跨越120万股(不跨越公司总股本的1.5%)。按裕太微6月7日收盘价57.05元/股盘算,这个价钱与上市首日的最高点268元,已相去甚远。按6月7日收盘价计,此次李海华减持股份对应市值约为6846万元。

据股东结构显示,李海华是裕太微第五大股东。住手通告披露日,李海华持有裕太微496.54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6.21%。上述股份为裕太微首次公然刊行前取得的股份,刚于2024年2月19日排除限售并上市流通。

无独占偶。敏芯股份也曾在今年2月宣布了回购设计。克日,敏芯股份通告称,华芯创投拟减持不跨越总股本的1.5%,即不跨越83.8万股,约套现3211.22万元。不到两个月前,华芯创投刚刚减持了50万股,按减持价钱区间下限盘算,套现约2081.5万元。从事MEMES传感器研发与销售的半导体芯片设计公司敏芯股份(688268.SH)也和裕太微一样,其年内股价累计下跌近47%,股东上海“华芯创投”却在年内接连减持套现。

虽然两公司最后完成了回购设计,但与大股东套现相比,减持金额更大。例如,凭证敏芯股份的通告显示,住手2024年5月31日,公司累计回购公司股份约4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约5589万股的比例为0.7102%,回购成交的最高价为44.96元/股,*价为29.92元/股,支付的资金总额为人民币约1479万元。而根据此前宣布的回购要求,其预计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1500万元,不跨越2500万元,回购日期住手明年2月,敏芯股份现在也算在完成设计的边缘。

而裕太微已经提前完成了回购设计,凭证通告显示,住手2024年5月31日,公司已累计回购公司股份60.36万股,回购成交的最高价为75.00元/股,*价为58.21元/股,支付的资金总额为人民币3998.95万元。根据此前宣布的回购要求,其预计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2000万元,不跨越4000万元,同样完成了设计。

但值得注重的是,与减持设计的规模相比,两家回购设计的规模远远落伍,两者减持的规模是回购规模的2倍,回购成了大股东减持的“掩护”。

03 回购潮下,小心“混水摸鱼”

钛媒体APP注重到,从去年最先,有不少公司股东、高管宣布增持设计或增持希望,用“真金白银”投下“信心票”。而上市公司回购热情高涨的背后,有政策的支持,也有羁系部门的激励。

去年12月15日,证监会宣布《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提高回购便利度,在降低“护盘式回购”条件方面,新规将回购触发条件“延续20个生意日内公司股票收盘价钱跌幅累计到达30%”调整为“累计到达20%”,并新增“股票收盘价钱低于最近一年最高收盘价钱50%”的触发条件。此外,新规作废了阻止回购窗口期的划定;适度放宽上市公司回购条件,由“上市满一年”调整为“上市满六个月”等。

可以说,政策激励是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回购热情高涨的主要缘故原由之一。

今年最先,A股上市公司年内回购金额创历史同期新高。

Wind数据显示,住手6月12日收盘,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已宣布了3643条回购相关通告。在上市公司麋集宣布回购相关通告的同时,去重统计后,已有1544家上市公司“真金白银”投入市场实行了回购,合计回购金额达935.05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据统计,2023年同期,A股仅607家上市公司实行回购,合计回购金额为308.47亿元;2022年同期,673家A股上市公司回购金额为485.81亿元;2021年同期,A股553家上市公司合计实行回购金额为619.27亿元。

回购队伍壮大后,也有一部门公司一边响应政策招呼,一边打出自己的小算盘举行减持。

钛媒体APP注重到,现在,羁系也对上市公司的股东在二级市场上的行为不停举行规范,对部门规则“查缺补漏”,尤其在新国九条之后,对减持规也做了重大的修改,从另一个偏向堵住部门实控人或大股东放肆减持的行为。在新“国九条”出台后,《减持治理设施》的宣布让上市公司减持细则又得以再度明确。在业内看来,通过这些措施,有望构建一个加倍规范的资源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加倍平安、公正、透明的投资环境,有助于进一步引发市场活力,从而推动市场连续康健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