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观点 > 国际财经 >

改造一年「静悄悄」,小鹏还能翻身吗?-国际原

发布时间:2024-07-18 11:30   浏览次数:144次   作者:网络

克日,造车新势力上半年成就出炉,在新能源内卷成风的大环境下,车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而小鹏汽车(以下简称“小鹏”)显然是“愁”的那一家。

小鹏上半年交付汽车52028辆,较去年同期增进了26%,但也仅完成了整年目的的18.6%,根据整年28万辆的交付目的来算,下半年月均需要交付3.8万辆,压力可想而知。

月销3万辆的目的对其他车企来说,并非全无可能,好比理想、鸿蒙智行的月交付量都跨越4万大关;另有所向无敌的小米汽车,上市仅3个月,但累计交付已突破2万台。

难怪外界均称,原来的“蔚小理”名目已酿成“理蔚小”,若是小鹏销量还不能起来的话,生怕就要跌出新势力的*梯队了。

不外,小鹏也已经释出大招,在近期带来了划分代表“智驾”和“低价”的两款车型P7 和M03,只是这两款新车能否让小鹏顺遂“翻身”,则生怕另有许多不确定性。

01 频仍换将,小鹏销量照样没转机

小鹏的“愁”并非从今年才最先,2022年底的时刻,小鹏就一度来到了生死关口。2022年上半年,小鹏照样新势力的半年度*,但下半年销售情形却最先急转直下,整年下来,小鹏的销量在“蔚小理”三者中垫底,整年交付25万辆的目的也仅完成了一半。

于2022年下半年上市的小鹏G9,被外界以为是导致小鹏销量失速的“导火索”。由于毫无诚意、极不合理的定配和订价,小鹏G9遭到车主的吐槽甚至退订,这也意味着小鹏的“冲高端”设计宣告折戟。

3个月后,在2024款G9的宣布会上,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从产物、用户、价钱、交付等层面,细数了老款车型的“七宗罪”,这些问题均直指小鹏内部的组织架构问题。

何小鹏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示意,自己从某种角度上对于“商”的能力不够强,但要找到一个懂汽车又有新想法的人不容易。言下之意,何小鹏更像一位专注于手艺的“理科男”,但却不善于治理和战略。

这才有了小鹏组织架构的周全变化。2023年1月,前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加入小鹏汽车,随后,小鹏两位首创人夏珩和何涛也被曝逐渐退出治理层;8月,小鹏智驾团队一号人物吴新宙宣布去职。

时至今年,小鹏的治理架构似乎还未能稳固下来。今年7月,小鹏副总裁矫青春被曝已去职,在此之前,其曾担任小鹏汽车手艺中央组织认真人;在这之前,小鹏智驾北美认真人Yishu Lin(林一树)、由吴新宙挖来的小鹏自动驾驶大牛王弢也都宣布去职。

一直以来,智能驾驶都是小鹏的“王牌”,但已往一年,从智驾团队到焦点治理层,小鹏都举行了一次大换新,可见其对于调整战略、拯救销量的着急,可现在来看,似乎成效不显。

2023年,小鹏的销量为14.16万辆,同比增进了17%,但也只是完成了整年目的七成,在新势力品牌中虽然仍位居*梯队,但跟其他品牌之间也没有拉出太大差距。

小鹏整体销量不达预期,从产物方面来看,是由于始终缺乏爆品。以去年新推出的小鹏G6为例,这款车型是王凤英加入小鹏后主导的,还将原来以5D音乐座舱作为焦点卖点的打法,改为五款设置均标配智驾功效,希望增强消费者对智能驾驶感知。

小鹏G6在去年6月上市后一度求过于供,但进入2024后G6的销量就泛起断崖式下降,从去年12月的月售7673辆,到2024年1月仅卖了1800台。在整个新能源车市场大幅回暖的6月,G6也不如去年卖得好。

小鹏G6没能再成为爆品,一则是由于同类竞品不少,去年车圈价钱战云云猛烈,G6的性价比就被比了下去;二则,外界以为这跟王凤英主导的经销模式变化也有一定关系,前期压货多让小鹏G6看起来火爆,实则可能都被压在经销商手上。

从渠道模式来看,王凤英主导的名为“木星设计”的渠道变化也面临逆境。据《中国谋划报》报道,“木星设计”旨在以经销商模式逐步替换直营模式,但批售模式带来的库存压力也遭到了不少经销商否决,现在可能已暂时弃捐。

02 空有一身手艺,小鹏艰难“冲高”

不外,小鹏难出爆品、销量不佳的焦点缘故原由,实在照样杂乱的产物定位。小鹏旗下产物序列共有P和G系列,数字定位共有3、5、6、7、9。

*款车型G3是主打低端市场的小型SUV产物,随后又接连推出了P7与G9两款主打中高端市场的中大型轿车与SUV车型,以及一款主打中低端市场的紧凑型轿车车型P5,去年另有定位中型SUV的G6和主打中高端市场的中大型MPV产物X9。

不难看出,小鹏的产物矩阵“大而全”,涵盖了轿车、SUV与MPV三大品类,和小型、紧凑、中型与中大型四个尺寸,且每个SKU的设置都异常冗杂,使得消费者对小鹏的认知较为杂乱,也增添了消费者的选购难度。

据悉,王凤英的到来实在也是为领会决小鹏的产物和品牌定位问题,好比在她的主导下,新版小鹏P7i只推出了后驱和四驱两个版本,解决了老款P7细分车型冗杂的问题。但现在来看,王凤英在“辅助小鹏重新梳理定位”这件事上,则似乎未能带来太大转变。

事实上,小鹏自确立以来,就一直异常明确聚焦智能驾驶的定位,但却一直未能在消费者感性认知上确立清晰的品牌心智,好比理想定位为大空间家庭用车;蔚来聚焦高端纯电领域,即便想要进军中低端市场,也是通过“乐道”这一子品牌来实现。

云云一来,小鹏则显得有点“高不成、低不就”。一直以来,小鹏都希望向更高端市场提议袭击,以是才会在P7后,相继推出聚焦G9、X9来锚定高端市场。但最终G9因“七宗罪”折戟市场;而X9虽然口碑不错,但MVP市场终究太小,难以带来太多水花。

中国电车出海,首卷泰国

为什幺小鹏手握智能驾驶“利器”,却照样上不了高端牌桌?一方面,小鹏*款产物G3锚定的是低端市场,*款车型往往奠基了人们对于品牌的印象,再加上厥后的爆款P7主攻的也是中端市场,品牌印象就很难再调整过来了。

另一方面,车企之间的高阶智能驾驶手艺差距正在缩小,现在业内公认的智驾*梯队是小鹏和华为,但蔚来、理想、小米等新势力也在追赶。

更主要的是,大部门消费者购车并不会只思量“智驾”因素,空间、续航、品牌都将左右用户的选择,以是小鹏在高端市场很难单凭一招取胜。

但毫无疑问,小鹏并不会放弃“智驾”。克日,小鹏带来了全新车型P7 ,何小鹏示意,P7 不是P7的改款,而是一台全新车型,“ ”代表5米 的尺寸,以及接纳了全新的智驾手艺方案。

何小鹏并未注释何谓“全新的智驾手艺方案”,但有报道称,P7 将会接纳纯视觉的智驾方案,不再搭载激光雷达。这一手艺方案跟特斯拉FSD去年宣布的*“端到端”AI自动驾驶模子FSD Beta V12相似,马斯克本人更在这一报道下点评“…”。

无独占偶,何小鹏克日还宣布了一条视频赞扬特斯拉FSD在硅谷和高速显示极好,连系此前其在去年Q1财报电话集会上示意,“自动驾驶超 50% BOM的降本将在明年底实现”,小鹏智驾往纯视觉偏向靠拢似乎不仅是预测。

另外,何小鹏在今年5月的AI DAY宣布会上曾示意,2024年三季度,小鹏智驾即可实现“天下都能开,每条路都能开”;2025年可实现城区智驾比肩高速智驾体验。

不外,当前卷“端到端”的可不止小鹏一家,华为、蔚来、理想都宣布了端到端模子的“上车”设计,当车企间的智驾手艺差距不停缩小,小鹏想要通过升级“智驾”来再次“冲高”,似乎照样不容易。

03 再战A级车市场,小鹏被竞品笼罩

或许是意识到“冲高”需要的不仅是手艺,另有天时人地相宜,最近何小鹏的心态也有所调整。他在5月车展接受媒体采访时示意,“以前思量规模*,厥后的逻辑是要活过镌汰赛,是要多边形战士下的规模*。”

现在来看,小鹏的销量阻滞不前,2023年净亏损同比扩大13.6%至103.8亿元,小鹏想要“活下去”,最当务之急就是销量和利润。

为此,小鹏决议落子在10-15 万元的A级车市场,推出了MONA系列M03,定位为专为年轻人打造的纯电轿跑,同时填补了小鹏在 10-15 万细分市场的空缺。

MONA是小鹏与滴滴战略互助的产物,小鹏最早是希望将MONA打造为一个全新的子品牌,整合P5、G3等中端市场以下的车型,主打追求性价比的用户。

但小鹏最终都没有将MONA视作一个新品牌,而是将其调整为一个产物系列,当中既有小鹏忧郁再推出一个子品牌会加倍模糊消费者认知的思量,也有小鹏无法兼顾大量资源推动第二品牌落地的缘故原由。

不外,不管历程若何,主要的是M03到底能不能打?对此,何小鹏是信心满满的。一则,何小鹏称M03会是“同档位最强智驾能力”,小鹏的智驾水平有目共睹,当前15 万元市场主打智驾的车型也确实不多,根据“智能性价比”这一要向来看,M03确实是“降维袭击”。

二则,M03 由曾经担任兰博基尼、法拉利等豪车品牌设计师的胡安马 · 洛佩兹亲自介入设计,一悔改去小鹏汽车被吐槽造型奇葩的痛点,做到“不止悦目,还要悦目”。而且何小鹏明确示意M03 不会推出“的士版”,这也大大提升了它的定位和质感。

从对标豪车造型,再到成为“年轻人*辆车”的定位,外界难免将M03与小米SU7来做对比,何小鹏也示意,希望在今年下半年缔造比小米SU7更好的销量。

那么M03能否复制小米SU7的佳绩,成为小鹏“逆袭”的救命稻草,现在来看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

首先,在这个价钱带,小鹏早已被众多竞品笼罩,好比比亚迪海豹、特斯拉model3、小米SU7等,甚至另有小鹏自己的G6 ,虽然M03的“智驾”被贴上了AI 标签,但单凭“智驾”想要突围的难度并不小。

其次,在10-15万元的A级车市场,相较于智能驾驶手艺,消费者往往对售价更敏感。根据原来的设计,MONA作为小鹏跟滴滴团结打造的产物,是有时机走网约车销售蹊径。

但现在MONA回到小鹏旗下,何小鹏也明确不做“的士版”,M03在这一价钱带的降价空间也不大,要快速实现规模效应,也将更磨练小鹏的营销设计。克日,何小鹏便在M03 的宣布会上向车主致歉,示意已往没把小鹏汽车营销做好,(接下来)一定会把营销做得最牛。

诚然,小米SU7的热销让新能源车圈看到了一种新的营销方式,但雷军之以是能够充实行使首创人的身份将流量打到了新高点,是由于雷军的人设、小米的热度、跨界的新鲜感等都是可遇不能求,这并不是车圈能够轻松复制的套路,以是要若何才气把营销做好,小鹏生怕还要想得更多。

固然,对于小鹏来说,无论是“智驾”的攀高,照样“A级车”的低就,现在都只是开了个头,但小鹏汽在销量和盈利的压力之下,是必须要把这“两手牌”打出效果来。

现在来看虽然难题重重,但这“两手牌”也照样值得人人期待的。不外在这个历程中,何小鹏生怕还需多听听网友的意见,不要顽强地在“智驾”上一口吻走到底。

事实小鹏汽车现在最缺的,生怕未必是手艺人才,而是若何在品牌营销、产物打造上拿出“态度”,希望这一次不再如去年的变化一样,只是雷声大雨点小。

可以介绍下你们的产品么?

你们是怎么收费的呢?

现在有优惠活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