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量价双杀,苹果还能在中国重回王座吗?-期
行业回暖、AI来袭、竞争加剧,诸多变量都在推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进入全新阶段。但苹果,现在在中国市场的显示难言理想。
北京时间8月2日早间,苹果宣布了2024财年第三财季(即2024自然年Q2)业绩。财报显示:
公司实现营收857.8亿美元,同比增进4.9%,跨越市场预期的844.6亿美元;
毛利率为46.3%,高于市场预期的46.1%。
净利润为214.5亿美元,同比增进8%;
摊薄后每股收益为1.4美元,同比增进11%,高于市场预期的1.35美元。
总的来看,苹果本季财报在焦点指标上好于市场预期。在纳指刚刚大跌2.3%的动荡靠山下,苹果股价在财报宣布后未有过多升沉。但详细到产物和区域市场,以及最受关注的AI话题,苹果的显示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例如,iPhone销售收入仍在下滑,苹果在大中华区依然面临较大增进和竞争压力。本季度公司大中华区的营收为147亿美元,同比下降6.5%,是各个地理分区中*下滑的市场,且降幅跨越预期。AI方面,“‘苹果智能’或将推迟到10月宣布”的新闻,也令考察者有所担忧。
大中华区成苹果Q2*营收下跌市场 图源:苹果财报
1、竞争加剧,降价也不灵
本季度,苹果公司来自iPhone的销售收入为393亿美元,同比下滑0.9%。从营收结构看,真正拉动公司整体营收增进的是iPad的收入(同比大增23.7%至71.6亿美元)和服务收入(同比增进14%至242.13亿美元),Mac收入和可穿着装备等收入则划分是同比增进2.5%和同比下跌2.3%。
影响iPhone收入显示的因素有许多,好比二季度是iPhone的传统销售淡季,又好比苹果公司强调的汇率影响。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猛烈竞争,*是绕不开的话题。
大中华区为苹果孝顺了约20%的收入,但2023年以来的六个季度里,苹果仅一个季度在大中华区市场实现收入正增进。这很洪水平和iPhone在中国面临的猛烈竞争有关。
IDC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7158万台,同比增进8.9%,前一季度增速为6.5%,继续保持增进势头。增进是由vivo、华为和小米等国产厂商推动的,讲述显示,二季度安卓市场出货量同比增进了11.1%。
相比之下,iOS市场出货量却是同比下降3.1%,iPhone的市场份额(13.6%)也跌出了前五。而这样的显示,照样iPhone靠大幅降价换来的。618流动时代,iPhone 15系列在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平台都泛起了价钱大跳水,售价甚至低于不少安卓旗舰。
2、决胜AI新变量
卡地亚,如何成为「国内小众品牌」的平替
若何提振iPhone的销售?若何引发中国消费者对iPhone的需求?苹果官方和市场都在押宝AI。
在换机周期越来越长的靠山下,AI为智能手机市场注入了新活力。市场希望AI带来“换机超级周期”,苹果公司高管也称AI是人们购置新iPhone的另外一个理由。只是从现在的情形来看,AI和换机潮还很难画上等号。
安卓阵营对AI的应用要比苹果快得多。今年以来,三星、华为、OPPO、vivo、荣耀、小米等厂商在AI手机上动作不停。就功效而言,各个厂商的发力点主要集中在影像、通话、搜索、智能助手等场景。但总的来看,这些功效更靠近于“锦上添花”,很难称得上推翻性创新。
苹果则是在今年6月的WWDC上宣布了AI希望。就适用性而言,苹果的AI能实现的仍是市场较为熟悉的部门,如内容总结、文生图、更强的智能助手、音频转写、修图等等。但基于独占的软硬件生态,苹果的AI叙事是Apple Intelligence,一种新的“小我私人智能系统”,而不仅仅是用AI实现某些详细的功效。
苹果的叙事想强调的是,Apple Intelligence是“系统级”的,AI深入融入了iOS系统,而不是作为iOS的某种“弥补”。
这一点从现在开发者对iOS 18.1的测试中也能获得验证。差异于安卓阵营对AI的应用,用户不需要总是“自动提议”和AI的交互,Apple Intelligence会在通知、邮件、谈天等原生应用场景自然而然地施展作用,也会连续明白用户的小我私人化情景。
这些特点,都是基于苹果独占的封锁生态和被高频使用的原生应用而确立的。换句话说,苹果在AI时代的怪异征,依然来自它原有的优势。相对应的,国产手机厂商在AI时代的突破点,也依然来自他们和苹果差其余地方。
但从现在的行业希望来看,AI对智能手机行业的影响还处在“起劲预期”阶段。
只管有的剖析师以为,消费者会为了即将到来的Apple Intelligence而买入iPhone 15系列的高端产物,但库克示意现在就把AI看成驱动装备升级的原由于时尚早。业内亦有剖析师因苹果的创新乏力和“不明确的AI战略”对公司生长存有疑虑。与此同时,安卓阵营也需要拿出更具突破性的产物,才气兑现AI手机增进预期。
3、剧变前的镇静
从财报来看,苹果的显示相对稳健,无惊无喜,很像是新一轮行业剧变前的镇静。
智能手机市场,正处于一个「多重转变交织」的要害阶段。*重转变是行业回暖。2022年和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均泛起下滑,用户换机周期也越来越长。今年形势终于有所好转。IDC数据显示,2024年*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进7.8%,第二季度则是同比增进6.5%。
第二重转变是新手艺带来的不确定性。AI既会动员换机潮,也会对智能终端的产物形态、交互方式、应用生态发生深远影响。苹果需要进一步挖掘自身生态优势,延续独占的用户体验,安卓阵营则需要借势AI开拓新的交互和体验空间。
第三重转变是国产手机厂商在“高端化”路上的突破。经由多年在性能和品牌上的探索,现在国产手机厂商的旗舰产物已经站稳高端价钱带,响应的“高端心智”也在增强。
例如,中国手机厂商起劲和徕卡、哈苏、蔡司等影像和光学巨头互助,把创新的色彩处置手艺和影像模组用到了手机上。在通话信号、充电速率、电池续航甚至产物材质等等方面,“华荣米OV”的产物优势也在增强。
华为的品牌效应、小米在影像上的剑走偏锋,OPPO、vivo的时尚蹊径,以及各家的生态搭建,都在连续撼动iPhone原有的优势。此外,国产手机厂商在折叠屏手机上的整体投入,缔造了一个新的增量市场,而这是苹果尚未涉足的领域。
荣耀、vivo、华为、小米等厂商的小折叠手机产物
多重转变,正在塑造新的行业名目。今天各大手机厂商的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未来名目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