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观点 > 国际财经 >

2024年汽车行业热门细分赛道深度剖析与展望-香港

发布时间:2024-08-13 10:14   浏览次数:次   作者:网络

PART 01 行业趋势

2023年,汽车行业结构连续转变,新能源车型在汽车整体销售中的占比不停上升。新能源汽车领域国产自主品牌已占有主流,动员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连续生长。以比亚迪、理想、小鹏、蔚来、问界等为代表的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占比逐年上升,于2023年首次跨越合资及外资品牌总和,占比达56%。OEM国产物牌的崛起动员零部件国产化,打破多条汽车产业链上外资垄断的事态。2023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公司在全球*汽车零部件公司中的数目达13家。

新势力的崛起与行业情形的转变带来供应链关系的改变,从传统的层层转达逐渐向新兴的生态圈转变,OEM将Tier2与Tier3厂商纳入生态圈,配合研发、指定供应商。上下游产业链之间由主要以硬件协同转向更多以软件协同互助共创成为主流趋势。

汽车行业整体消费升级。生产端,市场的猛烈竞争使OEM厂商起劲缔造个性化需求并起劲提升品牌力,全产业链压缩成本。一方面,OEM以消费升级的心态打造产物,连续推出中高端车型;另一方面,OEM以消费降级的心态扩大规模,通过价钱战试图占有更高的市场份额。需求端,30万以上的车型在乘用车分价位的销量占比逐年提升,2022年已达43%,消费者在一致价位下要求更好的体验。

依托于当下的行业生长趋势,汽车产业链多赛道兴起。总结来看,2024年汽车行业投资可关注以下热门:

电动化:新能源车连续放量带来电动化需求不停升级,三电、热治理等相关产业链周全更新换代。

智能化:人工智能领域的兴起动员汽车行业实验自动化、无人化。从四轮到两轮最先传导,二轮车车机系统有望继四轮车后举行周全升级。汽车迈向高级别自动驾驶,线控底盘快速生长。

消费属性:消费者年轻化趋势带来对乘用车功效的需求升级,同时,出于在猛烈竞争中占有优势的目的,OEM厂商亦最先主导创新设置,确立自身品牌壁垒与优势。

PART 02 电动化趋势

电动化大潮推动汽车系统周全升级,主流OEM推动汽车的动力系统与低压系统双双升级。车企结构800V平台以提高补能效率、充电功率并削减整车重量。48V车型逐步面世,以解决车载负载、减排手艺以及系统能耗等方面存在的需求与问题。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与购置量快速增进,其中补能问题成为影响用户购置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因素之一。高电压快充是解决该问题的主流方式,高压800V逐渐成为趋势。400V到800V升级历程中,电动系统、热治理系统、充电系统焦点零部件升级需求迫切。

新能源汽车的焦点是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产业链主要的零部件是升级替换的重点偏向,包罗新型绝缘质料与工艺、车载SiC功率器件应用以及高压电子电气元器件等,产业升级新偏向带来焦点部件单车价值量的差异水平的提升。

小三电系统向大功率、高电压、集成化与多功效的偏向生长。为提升充电效率、实现高压快充,海内各大厂商正在起劲推出而且加速建设大功率充电站,而且升级对应的电池焦点质料,多方位并进,改善新能源电车充电问题。

相较于传统燃油车热治理工具,新能源汽车的热治理系统工具进一步包罗了动力电池、电驱动等,涉及座舱、电池、电机、电控热治理等诸多偏向。三电系统的更新换代使得提高换热效率、增强热治理尤为主要。换热系统压缩机作为两条并行的方案,存在极大升级空间。

随汽车电动化趋势加速,汽车电子零部件面临伟大的新增及存量替换空间,涌现出一批优质公司。汽车半导体领域包罗欧冶半导体、芯砺智能、芯驰科技、芯享程等;汽车热治理领域包罗江苏嘉和、威晟汽车、清优质料等;三电系统领域包罗联博周详、格雷博、星驱科技、海格电控等;能源服务领域包罗Tellus、西恩科技、协能团体、捷威动力、领充新能源等。

PART 03 智能化趋势

凭证统计,2030年后,中国商用车、乘用车电动化比例均将跨越80%,而智能座舱则会成为主要交互场景,引领车机系统周全升级。电动化趋势从四轮车向二轮车加速渗透,二轮车车机系统有望周全升级,带来主要增量空间。

希润医疗完成数千万元Pre-A融资,宁波复创创业投资基金、宁波天使基金投资

在自动驾驶向L3升级历程中,线控底盘是亟待攻克的主要关卡。

线控制动终局解决方案EMB蓄势待发,是本土厂商的伟大时机,竞争名目有望周全洗牌。EHB是线控制动系统生长的*阶段,生态由Global Tier1主导,竞争猛烈,本土厂商市占率低。EMB系统可能成为市场新介入者的主要切入口,已经在全球各大车厂进入预研阶段,海内外厂商处于统一起跑线。EMB赛道有望跑出国产龙头,其中量产时间是要害决议因素。

汽车转向系统向SBW偏向生长,政策解绑,主流Tier1与主机厂抢滩上岸。电动助力转向(EPS)自2021年起成为主流手艺蹊径,EPS手艺壁垒高,名目集中于外洋巨头公司,CR3近60%。受益于政策铺开以及供需两头的催化,线控转向(SBW)有望实现从0到1的突破,手艺重心转向我国优势的电子领域,存在百亿市场空间

与传统悬架相比,空气悬架升级了弹性元件,并新增电子控制系统和气泵等部件。在整个系统中,空气弹簧、减振器价值量最高。空气弹簧已经基本实现国产化,减振器正在逐步国产替换。当前,空气弹簧的减振器存在差异手艺蹊径,多类厂商有时机脱颖而出。CDC减振器、MRC减振器赛道上的产物均有厂商发力,且已经装配出货。

线控底盘升级成为市场主流发力点,创业企业空间伟大。线控制动领域玩家包罗比博斯特等;线控转向领域玩家包罗擎威科技等;空气悬架领域玩家包罗ClearMotion等。

PART 04 消费升级趋势

随着汽车消费人群结构的变迁,“90后”成为汽车市场消费的主力军,动员了汽车消费理念的升级,汽车的外观与功效性在产物选择中占有了较大比重。新势力OEM厂商为凸显自身差异化优势、确立清晰的品牌标签,自动升级汽车消费功效,动员汽车产业量价齐升,场景主要包罗声学系统、空气悬架、HUD、车机屏幕等。

场景一:全景天幕盛行,调光玻璃发生伟大市场。新能源汽车搭配全景天幕,带来过晒、过热等问题,消费者需要既具有通透性又可以智能调光的玻璃。现在汽车玻璃市场已经进入应用阶段,但仍然存在大量蓝海市场待挖掘。

场景二:车载声学手艺全方位升级,动员单车价值量大幅度提升,国产厂商替换空间伟大。车载声学是汽车座舱人机交互的互信方式,数字化手艺提升提高声学行业天花板。整体座舱声学向集成化、功效与设置升级的偏向生长。

场景三:座椅是消费者可感知的直接部件,升级偏向厚实、升级潜力大。座椅作为与驾乘职员保持最长时间的直接接触的部门,具有强消费属性。该赛道的消费升级主要显示在座椅的功效和设置的厚实度的不停提升、个性化功效的添加,零重力座椅等高端设置逐渐向中端车型下探。新兴国产物牌促使OEM竞争名目重组,打破手艺壁垒,发生座椅破局时机。

新体验、新功效加速上车,市场想象空间伟大,优质企业配合拓宽市场界限。智能座舱领域新玩家包罗蓝鲸智联、上海新纪元、埃泰克等;汽车新质料领域玩家包罗览锐光电等。

PART 05 投资趋势和建议

① 赛道逻辑转向企业逻辑,细分赛道难以“一荣俱荣”,但优质企业、新型企业、龙头企业有望突出重围,仍存在伟大增进空间和投资价值。

② 手艺能力、产物能力、商务能力缺一不能,汽车赛道进入“内卷时代”,若何确立起护城河并形成自我造血能力成为下半场竞争的要害。

③ 与手机类似,若何构建自有品牌生态、不停加速产物升级迭代知足消费者需要成为要害,低成本、多功效是焦点,对上游产业链玩家要求将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