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中国单项冠军之城-国际原油
2022年,宁波是天下又一个GDP 突破1.5万亿元的都会,天下排名第12位,占浙江全省的经济比重首次跨越20%。
此前,宁波已提出一个更为高远的目的,要向着“GDP双万亿俱乐部”冲刺,底气或许来自宁波引以为傲的在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名单上,延续五年保持*。
中国的单项冠军之城为什么是宁波?
1
“海定则波宁”
以“海定则波宁”得名的东南名城宁波,不仅是“海上丝绸之路”主要的东方始发港之一,也是中国海洋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宁波的历史,就是与海为伴的历史。
早在7000年前,这里孕育出了光耀的“河姆渡文化”。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挖掘出了大量制作优良的渔猎工具及各种海洋生物骨骸,不仅证实那时的人们早已靠海吃海,同时工具制造能力也不差。
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越国的属地,被称为“鄞”;秦时,被划会稽郡统领。
由于秦始皇,宁波也曾在历史上“火”了一把。
《史记》纪录,公元前209年,秦始皇为求永生不老之药,开启了第五次出巡——“过丹阳,至钱塘,临浙江……上会稽,祭大禹”,最后到达今宁波慈溪市三北镇的达蓬山。
秦始皇听信术士徐福的话,以为自达蓬山下海湾出海,便可直达仙人栖身的蓬莱仙岛。于是命徐福率“童男童女三千人”和“百工”,携带“五谷子种”,自搭船达蓬山泛海东渡。
只是徐福“采药瀛州去,扁舟竟不还”,不仅乐成忽悠了一把秦始皇,还给后世留下了许多不解谜团。
只是那时的宁波城并未形成,不外是零星散落的几处荒原渔村。
到了唐朝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在当地小溪镇设明州,宁波才算真正成为都会。
长庆元年(821年),明州刺史韩察将州治从小溪镇迁到今宁波三江口,以今天的中山广场到鼓楼这一带为中央,建起官置,奠基了宁波千年来的都会基础。
宁波三江口指的是甬江、奉化江和余姚江三江汇流之处,唐宋年间就是最忙碌的口岸都会,四处桅樯林立、客商云集。
鉴真在这里扬帆起航,遣唐使在这里休憩学习,文人诗人在这里吟诗作对。宁波,才是那时最著名的“网红都会”。
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为避国号讳,取“海定则波宁”之意,将明州改为宁波,沿用至今。
随着16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兴起,明朝在宁波设市舶司,宁波港不仅成为大明帝国最主要的经济泉源,同时也是全球*的自由商业口岸之一。
商业的繁荣也让宁波文脉亨通,成为儒家著名学派浙东学派的郁勃之地,儒学大师王阳明、黄宗羲的田园和讲学之所。
明朝中后期,由于倭寇之患日益严重,最先了严酷的海禁政策,昔日中西商业交汇的重地逐渐成为海防前线,宁波也遗憾地与最荣华的大航海时代擦肩而过。
但被禁锢的航运却引发出宁波内陆兴旺的商业气力,作为最早受西方文化浸染的一隅,宁波商帮悄然泛起,逐渐活跃在历史的舞台。
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宁波为“五口通商”口岸之后,三江口由于欧洲人的到来,兴建起一座欧式的修建群,这即是宁波人口中的“老外滩”,比上外洋滩还早了20年。
作为中国最早开埠的区域之一,宁波商帮行使外滩这一通商口岸所带来的生长时机以及航运商业优势,开办了近代中国享有盛名的商业、运输等公司,将影响力投射到了天下。
2
影响深远的宁波商帮
*受到宁波影响的即是刚开埠不久的上海,由于这里有着和宁波相似的地理环境,也有着更多商业时机。
宁波商帮相继在宁波、上海等地开创了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家商业银行、*家日用化工厂、*批保险公司、*家由华人开设的证交所,甚至*家灯泡厂等民族企业都由其确立。
那时,宁波商帮在上海影响力之大,险些没有任何都会可相提并论。
1910年出书的《中国商业地理》关于上海商帮的纪录,提到“*宁波商帮,宁波商人,自其人数之多,历史之远、势力之大观之,实可谓上海各商*。”
宁波帮确立的上海总商会,依附壮大的财力与爱国热情,与外国势力分庭抗礼,让这座租界林立的都会,不致于迷失在外资与外国文化带来的袭击中。
生意场上,宁波商人做事低调务实,不仅深刻影响到十里洋场的做生意环境,同时也树起了上海商界的口碑。
宁波有句老话,“天下三主,顶大买主”,“三主”指债主、业主、买主。买主即是主顾,这与厥后“主顾就是天主”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这股民俗随即也被上海商界所吸纳。
由于宁波人大量涌入,今天老上海人险些家家户户都有宁波亲戚,甚至宁波人的“阿拉”取代“吾”成为上海话的*人称,也让粢饭团成为上海最经典的早餐。
正因云云,从晚清末年到解放初期,占上海总人口五分之一的宁波人,缔造了上海险些三分之一的财富。
除了缔造上海,宁波商帮还推动了天津、武汉等都会的崛起。抗战时期香港经济的繁荣,更少不了宁波人及宁波籍上海人勤劳的身影。
时至今日,宁波商帮不仅继续活跃在海内,还在外洋多个国家和区域有着自己的产业。他们商业疆土不停扩大的同时,也反哺给宁波更远的眼界。
潮起潮涌,浪奔浪流,宁波这座有着千年秘闻的荣华都市,也曾品尝过落寞的滋味。
1984年,国务院决议开放14个沿海口岸都会,宁波作为国家首批沿海开放都会走在了改造开放的前线。
早年,宁波靠着收支口商业吃了一波盈利,可随着2008年金融危急发作,全球商业增进不停放缓,宁波渐进遇到了生长的瓶颈。
耐久以来,宁波出口商品多是劳动麋集型产物,高手艺含量的商品出口额一直无法提升。近十年的收支口总额始终倘佯在1000亿美元左右,导致竞争力逐步被削弱,跟广州、东莞、苏州等地差距越来越大。
随着国际商业系统逐渐向东南亚和内陆区域转移,再加上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等政策的推进,宁波原先作为口岸都会的优势也逐渐削弱。
3
从专精特新走出的“隐形冠军”
即便宁波拥有全球*年货物吞吐量超10亿吨的自然良港,也并没带来期望的回报。由于宁波口岸的货物大部门服务于浙江省、长三角甚至天下,口岸与宁波内陆经济生长并不慎密,并没给当地产业带来拉动效应。
不仅云云,宁波港在整个航运系统处于*端,附加值较低,利润险些都被外洋市场赚走,令当地人戏言“宁波数箱子,香港数票据,伦敦数票子。”
这也险些是宁波整个产业链的真实写照,由于位于产业链的下端,收益十分有限,宁波虽贵为国家五个“设计单列市”之一,却又与同类的青岛、大连、厦门经济无法相提并论,风头全被综合实力更强的上海及杭州抢走。
2007年,当国家提出构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时,宁波已经意识到自身与上海、杭州、深圳等都会存在不少差距,将其总结为“一小二低三微弱”。
“一小”,就是高新手艺产业总体规模还对照小;“二低”,就是R&D(研究与试验生长)经费占GDP比重对照低,发现专利占所有专利授权比重对照低;“三微弱”,就是自主研发和功效转化能力对照微弱、创新产业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对照微弱、领军拔尖人才的支持能力对照微弱。
那时的宁波政府提出“若是我们再走以自然资源消耗为价值换取GDP生长的蹊径,宁波的生长最多只能维持20年。只有牢牢依赖创新,提高科技对GDP的孝顺率,宁波的生长才气可连续走下去。”
那么,都会创新该从那里切入?
宁波首先从自己“保留项目”传统制造业入手。原理很简朴,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所在,也是经济社会生长的“基本盘”,更是宁波的“老家底”。
早在2004年,宁波就对全市的制造业企业摸过底,仅在天下市场占有率*的就有一百多家。
不仅云云,宁波还藏着多家全球*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好比一家专门做缝纫机配套旋梭的企业,几十年就专注做这一种产物,产量占到全球市场的40%,另有一家生产智能窗帘电机的企业,年销售额10多亿,全球市场占有率*。
这些“小巨人”企业中,有无数把某一个产物做到*,业界可能已是全球*,但通俗人或许并不知晓的“隐形冠军”企业。
“隐形冠军”企业靠的就是“把1米宽做到100米深”的执着劲,专注深耕产业链一些细分市场,通过“死磕”某个单一产物,将其做深做精。
好比宁波一家安卓手机镜头企业,市场份额占全球的33%,相当于每3部安卓手机中,就有1部用的是他们的镜头。
在宁波,大到航天、核电制造装备,小到通俗日用品生产企业,四处都有这些“隐形冠军”的身影。
保卫曹德旺,投奔特斯拉
宁波当地有句俚语,叫“依赖警员,捉住妓女”,意思是“依赖政策,捉住时机”。既然自身制造业条件这么好,宁波人反映也十分迅速,依托这些“隐形冠军”企业着力打造“单项冠军企业”。
作为要害手艺和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单项冠军”在制造业产业链中的职位十分主要,不仅能在产业中施展引领作用,还能加速促进各地形成集聚效应强、分工专业化的产业集群。
不外,想成为国家级的单项冠军企业并不容易。工信部的单项冠军企业(产物)遴选中,主要有五项指标:
1.耐久专注并深耕于产业链某一环节或某一产物领域,从事相关领域至少10年;
2.企业申请产物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三;
3.企业生产手艺、工艺国际*,重视研发投入,拥有焦点自主知识产权,主导或介入制订相关领域手艺尺度;
4.企业产物质量优良,要害性能指标处于国际同类产物*水平,盈利能力跨越行业企业的总体水平,重视并实行国际化谋划和品牌战略;
5.企业具有自力法人资格、健全的财政、知识产权、手艺尺度、质量保证和平安生产等治理制度。
简朴说,单项冠军企业最主要的指标就是专注、创新和市场占有率。
很幸运,宁波捉住了时机,创新生长路径也十分清晰,逐步从海内*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了国际*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
2019年,靠着制造业带来的经济飞速提升,宁波终于扬眉吐气跨入“万亿都会俱乐部”行列。随后两年,宁波经济一起攀升,2022年的宁波更是*实现GDP 1.5万亿元突破的海内都会,占浙江全省的经济比重首次跨越20%。
有人一定好奇,宁波的单项冠军企业在其中事实起到了怎样的决议作用?
4
宁波造的单项冠军有何差异?
《宁波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生长讲述(2021)》显示,宁波63家国家级和464家市级的单项冠军企业中,有129家企业的主导产物,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是*,有328家的主导产物天下市场占有率*。
市场占有率提升,自然也给宁波带来丰盛回报。
2021年,宁波规上工业实现增添值4865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首破2万亿元大关,到达22108亿元。
其中,宁波527家单项冠军企业的营收总额到达了7661.65亿元,利润707.53亿元。而昔时宁波所有883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营收是22554.17亿元,利润1724.09亿元。
这意味着宁波单项冠军企业数目占规上企业不到6%,却缔造出33.97%的营业额以及41.04%的利润,平均利润是整个规上企业的6.88倍。
宁波单项冠军企业不停壮大,靠的是研发能力。住手2021年底,宁波这些冠军企业累计拥有的有用专利数目是55848项,其中发现专利就有12138项。有15家企业的专利数跨越500项,最多的一家企业拥有有用专利跨越了6000项。
有手艺又有实力,随之而来的就是行业手艺尺度的话语权,其中527家冠军企业制订的手艺尺度到达2522个,主导修订的手艺尺度有690个,介入修订的尺度有1800个。
单项冠军企业崛起同时还动员了宁波数万家规上企业生长,逐步形成绿色石化、汽车、高端装备、要害基础件、新质料、电子信息、时尚纺织服装、智能家电等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那么,浙江的都会制造业都很雄厚,为何宁波能在“单项冠军”迅速找到突破口,一直保持*?
其中或许既与宁波曾是民族制造业起源地的历史积淀分不开,同时少不了宽松的营商环境。
天下工商联宣布的《2022年万家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讲述》显示,宁波在营商环境都会排名中位列天下第五,延续四年稳居天下各大都会*方阵。
宁波全市有跨越130万户的谋划主体,其中民营经济占了97%;1万多家规上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数目占了98%以上,这些数据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民营企业在宁波受重视水平。
一样平常治理中,宁波政府险些是“不管不问”,少少干预企业谋划和治理,全凭市场举行调治。但政府“不管闲事”不代表完全坐视不理,而是“该脱手时则脱手”。
宁波的企业部门对全市每家专精特新企业和培育企业,都有着十分详细的数据统计。从优势产物、创新能力到面临的难题,一切纪录在案。只要企业谋划遇到问题,政府会立刻派出专班举行指导和协调,尽*可能辅助企业脱困。
对于政府来说,企业只要专注做好自己的产物,其他事情可以一切交给政府来解决,甚至对其奖励也是其他都会最高的。
同样是单项冠军企业扎堆的深圳,对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的奖励是300万;宁波根据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和培育企业,划分奖励500万元和300万元;市级单项冠军,奖励200万元。
企业和政府相互信托和支持,不仅是培育出冠军企业的深挚土壤,也是宁波冲刺“GDP双万亿俱乐部”的底气。
企业生长离不开人才,宁波制造业的快速生长同样云云。通过国际化高端人才、重点产业人才、青年人才、外洋人才等多层面人才引进,宁波近年来制造业人才净流入率远超其他制造业都会水平。
数据显示,2020年,宁波940.4万常住人口中,每3小我私人就有1个是从省外来的“新宁波人”。其中,25~30岁的占了39.31%,30~35岁的占了32.02%。这说明宁波吸引过来的人才以年轻人为主,25岁以下和25~30岁岁数段的制造业人才,占比远高于其他都会。
正因云云,宁波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冠军之城”。
迈入新时期,宁波不再情愿做“隐形冠军”,希望能成为更具影响力的制造业大市。
但问题是,在未来竞争更为猛烈的市场环境中,宁波将若何继续保持制造业的*优势呢?
谜底就是起劲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生长的人人庭中。
5
接轨上海,迎来新时机
今天堂内区域经济领域,长三角综合实力可谓最强,以天下3.8%的地域面积,缔造了天下近25%的经济总量。
上海无疑是整个长三角的辐射动员作用的龙头都会,宁波要融入长三角,就必须接轨大上海。
对上海而言,由于土地资源越来越主要,若是要有限的土地上获得更高的附加值,势需要将原先的产业镌汰,进入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将部门产业举行转移。
事实上,通过承接上海产业外溢资源的苏州已经走在前线,同时享受到了盈利。继2021年上海区域总产值到达近五万亿元后,苏州也轻松迈入了“两万亿俱乐部”。
无论是历史传承照样未来经济生长,宁波与上海起劲对接,不仅对于都会生长有着主要意义,对周边都会经济生长的作用更不言而喻。
宁波和上海,一衣带水,直线距离不外200公里,却隔着一个杭州湾,每次都要多绕120公里才气到达各自目的地。
2008年,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竣事了宁波到上海要绕道杭州的历史,两地的行车时间从已往四五个小时缩短至两个多小时。
不外,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公路通道,铁路依然需要取道杭州。
2020年,通苏嘉甬铁路启动勘探设计,未来借助这条“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沿海铁路客运通道,宁波出发,40分钟便可抵达嘉兴。
但无论杭州湾跨海大桥,照样建设中的通苏嘉甬铁路,毗邻的照样嘉兴,对宁波来说依然“差点意思”。
因此2022年,交通部宣布,沪甬、沪舟甬两条筹谋多年的跨海通道正式纳入国家设计。
凭证设计,沪甬通道将直接缩短宁波到上海的时空距离,沪舟甬通道则将连通两大口岸,让杭州湾从“C型”转变为“O型”,为沿海都会增添新的区域经济命脉。
这意味着,一旦宁波与上海四条通道所有建设完成,不仅宁波可以纳入上海的“一小时同城圈”,加速承接上海产业、手艺、人才等要素的辐射,更是整个沪杭甬湾区经济的周全启动。
2021年,沪杭甬湾区经济创新区已列入国家生长改造委的重大研究事情要点,也成为宁波经济纳入国家生长战略的主要契机。
对于宁波来说,这也是通过深化区域协作,建设自由商业港,谋划自贸港群的*时机。
疫情冰封天下,一起疾奔的中国制造停步反思。
同样被迫放慢脚步的宁波,一边激励民营企业生长,制订了“民营经济高质量生长25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80条”等政策行动,希望能够共渡难关;一边打造产业创新引领区,通过升级传统产业、抢滩新兴产业,立志成为“天下一流科创策源中央”。
可以一定,随着实体经济生长成为重中之重,各地对于单项冠军的争取,将加倍猛烈。
宁波能否继续保持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的优势职位,未来能否冲顶“两万亿都会”乐成,一切都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