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观点 > 国际财经 >

30年了,他凭什么能一向hold住李嘉诚?

发布时间:2023-05-29 10:13   浏览次数:次   作者:网络

退休前的李嘉诚办公室一共有6部座机电话,别离通往最密切的朋友、家人、秘书室、集团各分机等不同目标。

其间一部,只通向一个人——霍建宁。

霍建宁是香港最有钱的打工人。

2000年起,他每年交纳的个税就逾越5000万元港币。疫情前的2019年,其年薪高达2.27亿港币,适当于日入62万多。简略核算,跟从李嘉诚以来,霍建宁已累计领到逾越30亿港币的薪酬。高薪之外,霍建宁也是“长和”系最近20年来*权势的经理人。

自1993年成为“和记黄埔”董事总经理以来,他一向是李嘉诚身边的“要害先生”,李嘉诚退休之后,他也是帮忙李泽钜的*“重臣“。2015年,“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重组为“长江和记”(下称:“长和”系)后,赵国雄、钟慎强、鲍绮云、吴佳庆等不少老臣都退出了顶层班底,但其时已63岁的霍建宁仍然在位并与李泽钜并列为联席董事总经理。

2018年李嘉诚退休之后,霍建宁仍然留下来陪同李泽钜,直到至今,其打工皇帝的形象也越发明显。

霍建宁1952年生于我国香港,先后在我国香港、美国和澳洲接受教育,持有文学学士学位以及多国管帐师资格。后来有人点评:

文学让他更通人情世故并赋有想象力,管帐让他多了理性与谨慎。1979年,李嘉诚收买了“和记黄埔”(下称:“和黄”),成为香港入主外资集团的华商*人。也是这一年,霍建宁参加李嘉诚的长江实业(下称:“长实”)。霍建宁在“长实”的*份作业是管帐主任。作业3年后,他曾一度脱离,与友人合开管帐师事务所,但其开展并不满意,反而觉得自己仍是更适合在大渠道发挥,所以又再回到李嘉诚的怀有,死心塌地“打好这份工”。其时的李嘉诚正加快向多元化、世界化大集团冲击,这为霍建宁供给了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那时的“长实”雄心壮志地要成为香港*的地产商,但其土地储备却适当有限,财政情况却相对严重。怎么在此环境包围?除了一般的方法,李嘉诚还构思出两个十分之道:经过收买企业直接获得土地,与其他有土地的业者联合开展。遵循好这两个战略,都需求有特殊的“财技”。专业过硬,舍得拼,一同还*担任精力的霍建宁,因而锋芒毕露。1984年,霍建宁被升职为“和黄”履行董事,主导开展了闻名的地产项目——“黄埔花园”,并且赢得李嘉诚欣赏,第二年,他就被调到“长实”出任董事,再过两年,又成了“长实”的董事副总经理。1993年,被任正非称为“永久是我教师”的传奇企业家和冒险家马世民,从“和黄”董事总经理方位上退休,刚才40岁的霍建宁接过他的权柄,成了站上香港商界最顶端的人。

霍建宁被称为是“浑身充溢挣钱细胞的人”。

他曾总结,挣钱的诀窍是要打破常规,求新求变,看到他人看不到的时机,做出他人做不出的价值。

霍建宁的打破常规,特别体现在他对本钱、财政、以及以本钱运作工业的立异及探究上,这也是他在一众重臣中更为李嘉诚仰仗的重要原因。

担任“长实”董事期间,霍建宁最杰出的成果当属代表公司完结了与壳牌、香港地铁,乃至各大地产商等很多协作伙伴的协作开展方案。这让他大显神通,也是他不断赢得李嘉诚加分的要害时期。不断与人协作建立联营公司共同开展项目,并且把“长实”的权益控制在50%以下,以Off Balance Sheet Financing(表外融资)推进公司事务扩张,是霍建宁在这一时期献给“长实”的大构思,也是一个大奉献。这样做看似有很大的缺乏——无法拿到赢利的大头,但却十分有助高度重视现金流和危险管控的李嘉诚,“四两拨千斤”地既安全又快速的扩张。地产项目开发周期长、资金需求大、开展初期财政压力沉重,经过与人协作以项目为载体建立联营公司,“长实”不光能够撬动更多资源,合纵连横地推进事务开展,还能够经过联营公司以项目方法(Project Based)向银行借钱。更大的优点还在于,由于权益不到50%,“长实”的告贷能够不必体现在公司的负债表上,从而能让公司在掌握更多时机的一同,大大下降财政危险。霍建宁将这种方法操作得登峰造极,而李嘉诚历来又能在协作上让得人,“假设你拿七分合理,八分也能够,那咱们李家拿六分就能够了。”这让长江实业快速鼓起,依托占小的协作,成了*的“天王”。尔后“长和系”的很多项目中,霍建宁拿手的Off Balance Sheet Financing也都被娴熟地运用,这也是“长和系”一向斗胆出资却一向低负债的要害。由于,他们的钱都借在了别处,并且永久在“以小搏大”:以更小危险搏更大时机。

在“长和系”最近三十年的一切严重并购生意中,霍建宁一向都是要害人。

其间的经典事例,当属加拿大赫斯基动力(下称:“赫斯基”),以及Orange(“橙”),再以及前些年的退出我国房地产,豪买英国水电气。‍‍‍‍‍‍‍‍‍‍‍‍‍‍

霍建宁出任“和黄”总经理之后操盘的*个大项目便是赫斯基。

1987年,世界油价暴降并迫临10美元大关,李嘉诚对油价长时间看好,趁低收买并控股了这家以油砂矿闻名于世的公司,然后将它交给了霍建宁。霍建宁接手后,发挥财政特长及事务构思才能,先于2000年将其从头在多伦多证交所上市,然后推出一系列开展方案,让公司成为油价持续攀升的大赢家,到2008年油价最高峰时,“赫斯基”已成为“和记”*钱的事务。

2010年,“赫斯基”还与中海油协作了造价逾越500亿港币的我国*深海天然气项目并占49%的权益,其出产天然气,占内地天然气供应量的约4%。整理“赫斯基”的一同,霍建宁还领衔“和黄”完结了另一笔令全球注目,也是最近几十年全世界最经典的盈余大生意。“和黄”很早就以英国商场为主进入到电讯事务范畴,但到霍建宁出任“和黄”总经理时,这个事务已是青黄不接:

早前出资的*代移动通讯事务公司Rabbit大势已去;小试牛刀的第二代无线通讯事务(GSM网络)远景无限却竞赛反常严酷。

进退维谷,是进仍是退?李嘉诚的决议是:关掉已因技能落后无力回天的Rabbit,大举进入新一代通讯事务,即回身出资后来大名鼎鼎的Orange(“橙”),霍建宁则成了履行方案的*人。只用了4年,霍建宁及其团队就将巨子们底子看不上眼的Orange做成了英国第三大移动电话运营商,并获得逾越很多巨子级对手的成果。

1994年,Orange的用户才300万,但到1999年已达到3500万,年增长率逾越60%。亮眼的成果,还让Orange上市后成为了FTSE-100(英国富时100指数)体现*的个股。

但在风景一片大好之时,一向重视危险管控的李嘉诚却自己吓自己——

互联网科技浪潮让通讯公司股价大涨,个个都创始了前史新高,但移动通讯技能进步飞快,Orange的2G也快落后了;

Orange虽然是第三大,但也简直只能是第三大,欧洲前两大电讯巨子英国沃达丰集团和德国曼内斯曼集团都已把英国商场作为必争之地,打得没法解开,这样的情况下,当老三只会日子越来越伤心。

总而言之便是,局势现已不容乐观,李嘉诚与霍建宁所以开端考虑怎么趋利避害,化危为机,一场载入史册的经典商战也因而诞生。

长于打破常规,另辟蹊径的霍建宁跟李嘉诚一同,看到Orange作为第三的缺乏,也看到Orange作为第三的共同价值——沃达丰与曼内斯曼,谁能买下Orange,谁就能够成为真实的老迈。

如能激起两家竞买Orange,必定能卖个好价钱。沿用这个思路,李嘉诚与霍建宁成功把一场老迈和老二干架可精干死老三的对战,改变成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新局面。

一番运作之后,1999年10月21日,霍建宁将Orange卖给了曼内斯曼,然后得到了:220亿港元的现金、220亿港元的欧元3年期收据,以及1184万股曼内斯曼的新股。折算下来——

仅仅是这一笔生意,和黄就赚到了逾越千亿港币的赢利,这也是香港开埠以来的*单笔生意盈余项目。

尔后不到半年,在家门口丢了Orange的沃达丰,又以将近2000亿美元的生意兼并了曼内斯曼,让和黄手里的1184万股曼内斯曼增值逾越500亿港币。

5年左右,就将一项本来堕入困局并且规划不大的事务,如此点铁成金,经此大战,霍建宁在李嘉诚心中的位置再也无人能够代替。

而随后产生的另一项“不生意”,则让霍建宁对李嘉诚愈加心悦诚服。完结这个大生意不到1年的2000年8月,霍建宁曾领衔6家世界财团并亲身坐镇伦敦指挥,方案以450亿美元的价值竞投德国3G营业执照。

但在最终时间,李嘉诚从香港打来电话让他退出了,还让他将手上持有的欧洲电讯事务股份通通转让他人。得到音讯的世界财经媒体纷繁质疑李嘉诚的决议,宣称这将让“和黄”完全失掉成为世界电讯巨子的可能性,美国《纽约时报》更直接感叹“超人失掉威力了吗?

但尔后的开展证明,生意这块姜,仍是老板的辣。

在此生意之后,现已跌了几个月的科网泡沫持续狂破,获得了该车牌的电讯巨子因而股价大跌,而刚刚一笔生意赚到上千亿净赢利的李嘉诚,却以自动“认怂”让“和黄”成功逃过大劫。更重要的事,“和黄”并未因而损失电讯事务的时机。当3G技能逐步遍及,准入规范亦相应下降后,此前“认怂”的李嘉诚和霍建宁又回来了,大手笔以更低本钱斗胆大规划布局……

至今,“长和系”还在不断扩张其电讯事务。

在李嘉诚前些年撤出我国内地房地产商场,以及“抄底欧洲”的出资与财物大移动中,霍建宁相同扮演着要害人物。但真实让霍建宁赢得李嘉诚如此信赖和倚重的,仍是他“干事”之外,也十分十分懂得“做人”,特别是十分懂得怎么成为一个老板永久信赖的人

功德无量,战绩照耀的霍建宁为人低沉、内敛,从不以功臣自居,更无任何的僭越之行。他尽心竭力地服务李嘉诚宗族与“长和系”,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智慧,也几十年如一日保持着对李嘉诚的*敬重与忠实。

一周作业7天,视办公室为家,简直没有假日,是霍建宁的作业,也是他的日子。1987年收买“赫斯基”时,正逢他的婚期,但他“拉锯”商洽逾越11个小时把工作落听后,才在最终一刻才返港成婚。

1999年出售Orange,他带病连战数日,但即使一场生意千亿赢利,他仍然连递电话给李嘉诚,都是毕恭毕敬地双手奉上,历来不会像有些经理人那样对老板“不必谦让”,乃至是大不敬。

有李嘉诚在,霍建宁从不会抢镜出位。没有李嘉诚在,他也从不张扬自己,不管外界怎么夸奖,成果一向都是李先生,是“长和系”全体同仁的尽力。有功从不自居,但若有难,霍建宁总是身先士卒,护主心切。商场竞赛对立抵触不可避免,几十年来,“和黄”的对立霍建宁都自动冲在一线独立面临,绝少拉老板出来擦屁股或许让老板趟浑水。

主公不便利说的,他自动去说;主公不便利争的,他自动去争;有事儿来,他自动替主公挡。更重要的,他懂主公,知道主公期望他说什么,争什么,挡什么。这些,好像没有人比霍建宁拿捏得更好。2002年,香港基建大王胡应湘联合几大财团提议自筹资金兴修港珠澳大桥,由于该一项目将对“和黄”港口事务形成要挟,李嘉诚从心里对立,但他重视形象,仅仅淡淡说了句:假如建桥便利人的来往,是一件功德,但关于货物运输,却要考虑。

得知音讯的霍建宁其时人在意大利,但仍然当即以电话会议的方法举行记者会,乃至直接炮轰胡应湘:“胡先生提出要兴修大桥,他赚到钱,我会祝贺他。不过,请你别影响到他人,这会害死人的。”2014年,香港特区政府有意采用向内地南方电网买电的主张,假如方案成行,这将影响到“长和”在香港的电力事务,霍建宁又站出来激烈对立,并主张政府支撑“长和”的电力开展方案。在香港“占中”期间,一些人把锋芒对准李嘉诚,霍建宁更直接与活动组织者浴血奋战,批判对方歪曲现实,抹黑公司管理层。在英国,霍建宁还曾为了“和黄”的电讯事务,直接喊话李嘉诚的老熟人英国首相卡梅伦,宣称假如英国政府不能在拍卖4G频谱时对“和黄”特别照料,公司将中止在当地的电讯出资,乃至全面撤出当地。

跟从李嘉诚以来,霍建宁一向紧紧保护李嘉诚的形象和名誉,包含李嘉诚说过的话、表过的态,他都会牢牢记在心里,及时替他去满意。

2005年,李嘉诚曾一时鼓起,来了个神猜测——集团的全球3G用户“在45天内必定能够打破1000万。”话音一落,有人质疑,但工作很快过去了。

但是,当听者都已忘掉这件事的第45天,霍建宁简直是掐着点地令“和黄”对外发布了音讯:公司的全球3G用户人数已成功打破1000万。霍建宁的忠实来自于他的道德,他对李嘉诚的感恩,也来自于李嘉诚的*魅力。李嘉诚曾多次谈到,要做*,而不是做老板——

“*领导世人,促动他人自觉甘愿卖力;老板只懂分配世人,让他人感到藐小。”

在很多人看来,霍建宁便是个打工的,但李嘉诚却历来都不以“打工的”来看待和界说他,也没让他感到过自己的“藐小”。

霍建宁进入李嘉诚的视野,来自他的老上司马世民的引荐。马世民回想,他在一次日本公干中,发现霍建宁不光在财政处理上体现*,并且仍是超卓的商洽高手,所以回来就向李嘉诚做了引荐。不久,李嘉诚就将刚才30来岁的霍建宁选拔为“和黄”履行董事要点培养,这在其时的香港大财团是绝少有的。霍建宁出任“和黄”总经理后,李嘉诚更给了他绝非一般老板能够给予的支撑和信赖。出售Orange的要害时间,简直在触目惊心中度过每一天的李嘉诚,除了清晰大方向并不断提示现已忙到病的霍建宁留意身体,没有给霍建宁任何压力和质疑。

即使生意结尾时,李嘉诚已睡觉都把手机放在床边调到*音量,生怕错失霍建宁报告过来的音讯,也是按住自己,甩手让霍建宁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