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观点 > 国际财经 >

从宁德年代到LG新能源:动力电池背面的大国博弈

发布时间:2023-07-10 10:22   浏览次数:次   作者:网络

二十年前,没有人能想到,一个数千亿美元商场的职业,可以由我国企业主导。

在曩昔几十年间,因为轿车工业的支柱性,新动力轿车一向都是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轿车大商场想要继续推动经济开展所构建的*的故事。但这场故事终究,我国新动力轿车鼓起,成为推动全球轿车职业动力革新的最强大力气。

而跟着我国新动力轿车商场鼓起,新动力轿车中心工业链逐步被我国企业主导。尤其是新动力轿车工业的中心——动力电池环节,我国企业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高达60.4%,其间宁德年代和比亚迪算计市占率逾越50%。

可以说,在动力电池工业开展的前30年间,我国取得了终究的成功。而从现在来看,我国动力电池工业链的强势位置仍将长时间继续。

可是,面临动力电池这个大商场,全球间的大国博弈依然没有结束。

本文对动力电池职业有着以下几个观念:

1,锂离子电池在美国创造,在日本商业化,而动力电池则脱胎于消费电池工业链。2008年前后,在经济危机影响下,美国推动制作业回流,新动力轿车工业链便是中心方针,以A123为代表的美国动力电池企业遭到方针扶持。但因为缺少供给链支撑、商场需求缺少等要素影响,A123终究破产,美国*轮动力电池巨子梦幻灭。

2,依据在消费电子电池工业堆集的优势,全球动力电池玩家转为日、韩、中三位。在2008年之后,我国继续推出新动力轿车补助方针,带动新动力轿车商场迸发。一起,在动力电池范畴扶持国产企业,比亚迪和宁德年代先后鼓起。凭借我国的方针、商场和供给链,成为为全球巨子。

3,现在,动力电池之战仍未结束。经济衰退暗影笼罩下,美国再次推动制作业回流,动力电池工业链成为中心方针。IRA法案下,我国动力电池企业遭到约束。与此一起,美国联合韩国、墨西哥,企图补齐动力电池技能和动力电池工业链短板,现在这一故事现已遭到本钱认可。但美国的动力电池巨子梦能否完成,依然有待后续开展。

/ 01 /

欧美动力电池巨子梦的*次幻灭

动力电池商场工业链的鼓起,源于锂电池技能的前进,脱胎于消费电子工业链的开展。

在原电池被发现之后,可充电电池就成为科学家们追逐的方针。20世纪70-80年代,M·斯坦利·惠廷汉姆、约翰·B·古迪纳夫、吉野彰等科学家经过继续研讨,发现了出产可充电锂电池技能的牢靠途径,锂离子电池因之而生。

1991年,索尼公司首先发布了国际上*块商用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并安装在其新款CCD-TR1摄像机中,敞开了锂离子电池应用于消费电子范畴的浪潮。

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间,跟着消费电子浪潮的鼓起,日本、韩国、我国锂离子电池工业链敏捷鼓起。

到2008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商场上,日本厂商占有逾越一半的商场比例,但韩国三星SDI和LG化学商场比例现已达到了22%,我国比亚迪、力神、比克三大企业商场比例算计也达到了18%,锂离子电池范畴现已形成了鼎足之势的局势。

跟着电池技能的开展,开发新的电动轿车成为了车企们的探究方向。

1996年,通用EV1开端量产,这被认为是国际*辆现代电动轿车,也被认为是特斯拉的“启蒙导师”。相同在1996年,锂离子电池诞生地——日本,日产轿车推出了国际上*辆搭载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电动车——Prairie Joy。

但这些前期的电动轿车尚不老练,未能完成商业化量产,直至2008年特斯拉Roadster的面世。特斯拉Roadster跑车是全球*进入商业量产的纯电动轿车,搭载的便是松下用于消费电子的18650电池。

2008年全球迎来了经济危机。为了推动制作业回流带动经济,美国政府在新动力和电动轿车的战略方向转向了锂离子电池,全力扶持电动轿车工业的开展,购买新动力轿车的用户最高享用7500美元补助,并支撑美国动力电池企业回归本乡出产。

在这一时间段,欧美呈现出了一批动力电池企业,如江森自控、A123、Saft、Ener1等。其间最受重视的则是A123。

A123在2019年拿到了美国动力部2.49亿美元的拨款,取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撑,与通用、克莱斯勒、菲斯克等车企建立了供给联系,并在2009年成功IPO。

可是,回归本乡打造出产线,雇佣本地职工,一起因为美国顾客对新动力轿车承受度极低,缺少工业链扶持的A123严峻亏本。2011年A123每卖出1美元锂电池,就要亏本0.57美元。当时有分析师测算,A123只要将产能再扩展十几倍,才干牵强保持收支平衡。

但A123现已没有机会了。

之后不久,通用、克莱斯勒先后“反水”,通用雪佛兰Volt的动力电池订单终究给了LG化学,而菲亚特收买克莱斯勒后则将动力电池合同给了三星电子和博世。

到了2012年,A123呈现了严峻的质量问题:一辆搭载A123动力电池的菲斯克Karma插电式混动轿车因密封问题导致电解液走漏,产生熄火,A123宣告召回相关电池组,但迎来了更广泛的质疑。2012年,A123请求破产。

A123的破产,代表着美国动力电池*轮浪潮的幻灭,美国的新动力扶持方针也遭受了极大的阻力。与此一起,日本、韩国、我国的动力电池企业正在快速鼓起。

/ 02 /

我国动力电池的“六边形”鼓起

想要成为动力电池职业的巨子,终究需求什么样的才干和机会?

有人会说专利,但专利在动力电池范畴历来不是大问题。古迪纳夫创造磷酸铁锂电池时,经过德州大学注册了专利,终究流转至加拿大魁北克水力公司手上。凭借专利优势,魁北克水力公司赢得了几场官司。

可是,在大国博弈间,没技能壁垒的专利仅仅一纸空文,2009年和2011年,欧盟和我国先后裁决魁北克水力公司的磷酸铁锂专利无效,当时早已遍地开花的磷酸铁锂企业头上的白被抹去。

归根到底,动力电池巨子的生长,离不开方针、商场、供给链的全力支撑。

实践上,*轮动力电池热潮衰退后,活下来的企业均有着自己的靠山。

日本企业中,松下成为特斯拉*供给商。日产和NEC合资建立的AESC搭载于日产小型电动车LEAF,在欧洲地区颇受欢迎。韩国企业中,LG化学供给通用、福特、现代和雷诺,2012年上市的雷诺Zoe搭载LG动力电池,该车成为2015-2016年欧洲最为热销的电动车型。

在这个时期,我国动力电池工业也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开展机会。

作为全球消费电子工业链中心,我国在新世纪前10年现已完成了锂离子电池工业链的构建,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进军动力电池工业合理当时。

2009年,科技部、发改委等多部分发动新动力轿车“十城千辆”工程。一年后,四部分正式发动私家购买新动力轿车补助试点工作,私家购买纯电车型最高补助6万元。

接下来的10年间,我国新动力轿车补助方针及配套方针继续推动。其间*代表性的便是动力电池“白名单”。

2015年,工信部拟定了《轿车动力蓄电池职业标准条件》,规则只要契合《标准条件》的动力电池才干取得补助。之后,工信部发布了四批“白名单”,共有57家企业入围,而松下、三星、LG等外资电池巨子一直未进入“白名单”。直至2019年,“白名单”才被废止。

方针带动商场,商场培育巨子。

比亚迪以消费电子电池发家,2003年介入到轿车事务,并在2008年和2009年推出*款混动车型F3DM和*款纯电动车型e6,搭载的便是磷酸铁锂电池。

宁德年代相同身世于消费电池范畴,前身是日企TDK出资的ATL,其主打产品是聚合物锂电池,是苹果iPod和iPhone的供给商,在智能手机电池范畴有着*位置。2011年,ATL动力电池事务独立成为宁德年代,一起布局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两大道路。2012年,建立不久的宁德年代即拿到了宝马集团的协作订单,开端加快生长。

在国内动力电池开展初期,磷酸铁锂以本钱和安全优势成为中心技能道路。到2015年,比亚迪和宁德年代现已均成为全球前三的工业巨子,沃特玛、国轩高科、力神等企业相同体现不俗。

2016年末,新动力乘用车补助方针增加了能量密度要求,要求动力电池质量能量密度不低于90Wh/kg,对高于120Wh/kg的按1.1倍给予补助。

这一方针,极大地冲击了低密度的磷酸铁锂工业,部分技能缺少的磷酸铁锂企业被筛选,而宁德年代则逾越比亚迪和松下成为全球动力电池第一。

至此,全球动力电池商场开端转变为我国节奏。尤其是跟着2020年我国新动力轿车商场的迸发,我国动力电池现已在全球形成了压制性的竞争力。

/ 03 /

IRA法案下,

美国动力电池工业能否从头鼓起?

我国动力电池的鼓起,有着明晰的头绪:活跃的方针扶持,依托中心供给链优势支撑,带动全球*轿车商场的新动力需求,成果了宁德年代、比亚迪、中航锂电们的强势体现。

不过到了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争霸战风云复兴。2022年,美国经过了《2022年通胀减少法案(IRA)》,引导新动力工业链回流美国本乡。

兜兜转转几十年,动力电池的风向又回到了美国商场,上一轮动力电池风潮的结局还会再次演出吗?

在这一轮新动力风潮中,美国车企基本上仅有一个特斯拉打天下。美国商场上,2022年新动力轿车销量仅92万辆,仅占全球的9%,大幅落后于我国和欧洲商场。这让人在必定程度上忽视了美国这个全球第二大轿车商场的开展潜力。

实践上,2022年,美国轿车销量依然高达1423.03万辆,占全球总销量的17.43%,商场潜力彻底不亚于欧盟。

上一轮动力电池浪潮的幻灭,中心在于缺少供给链支撑。而这一次IRA法案,相同期望制作业回流,但目光现已不局限于动力电池一城一地,而是整个动力电池工业链的回流。

在IRA法案下,美国对电动轿车最高供给7500美元的补助。但这7500美元补助不是马马虎虎就能拿到的。

法案要求,动力电池矿藏假如满意在北美收回或在与美国有自在贸易协定国家提取或加工,且价值比例满意要求时,可取得3750美元的税收抵免;动力电池组件在北美(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制作或拼装且价值比例满意要求时,可取得3750美元的税收抵免。一起,价值比例将逐年提高。

这样一来,直接从我国进口动力电池或动力电池要害资料这条路被彻底堵死。但现在来看,即使从韩国出产电池,美国想要彻底绕过我国动力电池工业链是不可能的。

依据高盛此前的陈述,在全球,由我国出产的电池阳极占到了整个商场比例的87%;前驱体比例为85%;阴极稍小,但也有77%的商场比例。而在更上游的矿产资源端,全球具有挖掘价值的锂矿、镍矿、钴矿、稀土矿均已被分割,我国企业操控的比例也不容小觑。

现在,IRA法案详细细则落地状况尚不彻底明晰。而以美国商场为中心、以韩国动力电池为骨干,以墨西哥为制作柱石的动力电池故事现已取得了商场认可。近来,韩国LG新动力市值逾越了8000亿人民币,逼近了动力电池巨子宁德年代。

可是,这个故事能否完成,要害还在于IRA法案的实践落地状况。究竟,在曩昔的十几年间,美国的新动力相关方针现已更改了好几轮,方针的继续性是个难以忽视的问题。

一旦方针无法落地或无法实践长时间实施,根植其上的动力电池鼓起梦就仅仅个海市蜃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