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度之争」降温,光伏生死局无解
光伏赛道,又有了奇妙的改变。
日前,隆基绿能、通威股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晶科动力等9家企业签署了“关于矩形硅片组件尺度规范化的建议”,对新一代矩形硅片中版型组件尺度规范化到达了一致,即组件尺度为2382mm*1134mm、组件长边纵向孔位距为400mm/790mm/1400mm。
这意味着,光伏的尺度规范一致之路,迈出了*步。
光伏巨子们早已杀红了眼,为何呈现互相退让的一幕?虽然开了个好头,但“尺度之争”远远没有结束?商场从“红海”走向“血海”,首战之地的是谁?
1、无法退让,只为降本增效
到达一致,实属不易。
据“华夏动力网”报导,相关评论至少继续了三轮,中心不乏弯曲和困难,中心十分困难挨近满意却有企业节外生枝,令商洽一度谈崩。
所幸,终究没有不欢而散。
更为重要的是,光伏巨子们决议一起树立“光伏组件尺度规范化研讨组”,构成定时交流及协同机制,推动新一代矩形硅片其他版型组件尺度的规范化,以促进光伏职业健康发展。
换而言之,尺度规范化没有结束,或还有下文。
究竟,这次的一致仅聚集于矩形硅片中版型组件,其他版型的矩形组件并未得到一致,更不用说方形硅片这个“主战场”了。
不难看出,光伏的尺度规范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之所以如此,与职业的生态有极大的联系。
近年来,光伏景气,挣钱效应肉眼可见,然后新玩家层出不穷、老玩家“赤膊上阵”,赛道变得人声鼎沸。
关于此,从资本商场也可见一斑。
据揭露材料显现,2023年上半年冲刺IPO的光伏企业共有18家,其间8家已成功登陆资本商场。
此布景下,产能大爆炸。
对此,中国光伏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译阳泄漏,光伏全工业链2023年年末有用产能估计到达700GW以上。
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日前表态:“动力转型一致现已构成,职业规划还会增加,但阶段性过剩的局势随时都可能发生,可能是下个月、下个季度,也可能是下半年或是下一年。”
内卷加重之下,降本增效成为职业的基调,尺度一致的声量越来越高。
一名业内人士告知锌刻度:“类型越多,与之配套的工业链就越杂乱,构成不必要的内讧,也降低了出产功率、增加了制作难度、扩大了库存危险、遏止了工业规划化。”
换而言之,光伏巨子们退让,也是无法之举。
2、存量难动,商业利益无法抛弃
虽然如此,“尺度之争”仍将成为光伏的主对立。
首要,寻求差异化竞赛力。
“尺度之争”外表看是规划理念不一样,实则是为了寻求差异化竞赛力,每种尺度都要配套不同类型的硅片、玻璃、背板、胶膜等物料,以及配套不同的电站方案,然后构成一个一起的工业系统。
如此一来,筑高了商业壁垒。
须知,差异化是企业“护城河”的底座,差异化越显着则企业的竞赛优势越大,竞赛优势越大,则商业价值越高,然后能够获得更高的出资报答。
哈佛大学商学院闻名教授迈克尔·波特曾表明:“竞赛优势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低本钱优势,一种是差异化。其间差异化会带来更为显着的竞赛优势,由于差异化意味着商家能够在一个自己了解或拿手的范畴打败为数不多的竞赛者,意味着商家能够奇妙地将竞赛场景转移到自己了解的环境傍边来。”
从这个视点来看,光伏巨子们热心“尺度之争”,寻求树立体量优势与供应链优势,也无可厚非。
其次,抢夺话语权。
多年以来,光伏赛道一直上演着“城头变幻大王旗”,不少响当当的企业成为年代的“眼泪”,因此“军备竞赛”已成为职业的常态。
“尺度之争”,便是这个常态的具象化。
以方形组件为例,隆基绿能为182阵营的代表,TCL中环为210阵营的代表,两边针尖对麦芒。
2022年,隆基绿能的净利润为148.12亿元,同比增加63.02%;TCL中环的净利润为68.19亿元,同比增加69.21%。
到了2023年*季度,隆基绿能的净利润为36.37亿元,同比增加36.55%;TCL中环的净利润为22.35亿元,同比增加71.90%。
清楚明了,隆基绿能的基数更大,但TCL中环的增速更快。
图源:同花顺
一名商场人士告知锌刻度:“TCL中环越过182,直接上210,不是为了避开隆基绿能,而是企图凭仗更大尺度的本钱优势进行弯道超车。”
再次,已下重注。
为了生计与竞赛,光伏巨子们倾泻了很多人力、物力与精力,这些不可能简单抛弃,天然成为尺度一致的阻止。
以182阵营与210阵营为例,如若一致采纳210mm方案,之前重金打造的出产线则作废,谁也不愿意承当这个本钱,反之亦然。
至于,采纳新的尺度道路,则会引起两边的一起对立。
正由于如此,挑选从新式的矩形组件翻开打破口,职业一致才终能凝集。
3、职业洗牌,跨界者首战之地
比较尺度一致,光伏职业的洗牌脚步或更快。
据国家动力局的数据显现,2022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87.41GW,同比增加59.3%;2023年1月至5月,我国光伏新增装机为61.21GW,同比增加158%。
如此高景气,巴望分一杯羹的不在少数。
据PV-info计算,仅2022年,跨界光伏的企业数量就高达75家,包括玩具、游戏、房地产、园林建造、畜牧饲养、轿车制作等,跨界出资的资金超3078亿元。
而2023年上半年,也有超越15家企业发布进军光伏的方案。
与之对应的是,光伏产品价格走低。
比如,光伏组件2022年的价格一度打破2元/瓦,现在*报价已跌破1.2元/瓦,而硅料价格更是跌至缺乏四分之一。
晶科动力董事长李仙德日前表明:“任何一场盛宴之后注定迎来一场盛战,前史从来没有破例。一切没有海外营销力的、没有品牌的二线三线(企业)都挤在这个‘寺里’,人多粥少,‘住持’又只看价格,不问芳华,接下来只会僧更多粥更少。”
此布景下,跨界者或首战之地。
对此,“清流工作室”有过报导:“光伏职业存在技能和资金的壁垒,相对于新进玩家,头部光伏厂商多年来积累了更多的研制、途径、规划等方面优势。跨界光伏企业因对职业不行了解,在产能过剩布景下或更简单被‘筛选出局’。”
比如,金刚玻璃跨界光伏之后,更名为金刚光伏,企图寻觅第二曲线,但2022年产量仅占实践产能的两成左右,然后遭至深交所问询。
总而言之,光伏赛道竞赛压力日益严峻,为此职业测验尺度一致的方法削减内讧,但更为重要的是加码研制投入,然后不断迭代技能,从价格竞赛走向价值竞赛。
那么,景物长宜放眼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