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观点 > 国际财经 >

上海:打造超大规模自主可控智能算力基础设施

发布时间:2023-10-19 10:59   浏览次数:次   作者:网络

10月19日新闻,克日上海出台《上海市进一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加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有用投资、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推进数字化转型、塑造未来生长新优势。《行动方案》重点领域为“新网络、新算力、新数据、新设施、新终端”五个方面,提出了30项主要义务和10大树模工程以及7项保障措施。

其中提出,打造超大规模自主可控智能算力基础设施。支持有关创新平台牵头建设自主可控智能算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打造基于自主可控通用人工智能芯片、自主可控光电夹杂盘算芯片、自主可控训练框架、自主可控全光交流网络的超大规模智能算力集群,率先争取形成支持万亿级参数大模子训练的自主可控智算能力,服务重点企业的大模子训练需求。

上海市进一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

为进一步推进具有上海特色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上海都会数字化转型,提升都会能级和焦点竞争力,凭证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有关要求,连系现实,制订本行动方案。

一、主要目的

到2026年底,全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服务能级迈上新台阶,人工智能、区块链、第五代移动通讯(5G)、数字孪生等新手艺加倍普遍融入和改变都会生发生涯,支持国际数字之都建设的新型基础设施框架系统基本建成。

——劈头建成以5G-A和万兆光网为标志的全球双万兆都会。5G-A网络、万兆光网的笼罩广度和应用深度全球领先,支持“双循环”内连外通的国际网络枢纽节点能力进一步提升,成为全球网速最快、笼罩最全、时延最低的都会之一,率先迈入全球双万兆都会行列。

——加速建成支持人工智能大模子和区块链创新应用的高性能算力和高质量数据基础设施。建成多元供应、云边协同、随需调剂、高效绿色的都会高性能算力网络系统,力争建成支持万亿级参数大模子训练的智能算力资源、高质量语料库和专业数据集,劈头建成以浦江数链为焦点的都会区块链基础设施。

——劈头建玉成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服务功效最强的创新基础设施集群。劈头建玉成球领先的光子科学大设施集群,面向第六代移动通讯(6G)、芯片制造与数字孪生、AI 生物、人形机械人等领域,劈头建成若干前沿产业创新平台,为应对科技产业转变和探索科学研究新范式提供设施支持。

——周全建成泛在融合的超大规模都会智能终端设施系统。支持数字孪生的物联感知系统基本建成,数字手艺赋能经济、治理、生涯基础设施成效显著,交通、物流、教育、医疗、养老等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面向都会数字生涯新图景的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涌现。

二、主要义务

(一)构建泛在互联的高水平网络基础设施

1.推动5G移动通讯网络和牢固通讯网络向“双万兆”探索演进。加速试点部署5G-A网络,支持车联网、虚拟现实、8K超高清等应用率先商业落地。推动医院、高校、文旅、交通枢纽等公共修建重点场所清单内95%以上和4000幢以上商务楼实现5G笼罩。力争率先建成以光传送网(OTN)传送、光纤到户接入的端到端全光网络,开展万兆到户试点,超前部署基于50G无源光纤网络(PON)的超千兆宽带营业。

2.结构“天地一体”的卫星互联网。稳步推动实行商业星座组网,加速落实频轨资源授权,分阶段发射规模化低轨通讯卫星构建低轨星座,建设测控站、信关站和运控中央等地面设施,促进天基网络与地面网络融合应用。推进智慧天网创新工程,搭建中轨道卫星通讯网络手艺验证系统,开展大跨距全球互联等在轨验证,为探索构建中轨道通讯卫星星座奠基基础。

3.打造连通内外的国际网络枢纽设施。推进东南亚-日本二号海底光缆建设及已建海底光缆系统扩容,推动临港海底光缆上岸站等国际通讯设施建设。争取扩容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推动上海国家互联网主干直连点、国家(上海)互联网交流中央扩容。推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生长树模区新开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扩容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降低跨境网络接见时延,提升网络服务质量。

4.建设深度笼罩特色园区的工业互联网。增强标识剖析国家顶级节点(上海)服务能力,建成30个以上工业互联网标识剖析二级节点,2-3个以上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30家以上行业或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电信运营商按需结构150个边缘盘算节点,确立“边云网”协同的工业互联网特色园区网络,推动40万家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

5.建设全方位全笼罩的网络平安防护设施。聚焦通讯、能源、交通、金融、电子政务等主要行业和领域,确立市、区两级网络平安感知预警平台和若干重点领域行业子平台,提升网络平安态势感知、智能防御、监测预警能力。确立针对网络平安领域的攻防演习、先进网络攻防装备研制等创新演练平台和顺应金融、密码、工业自动化控制等行业手艺特点的专业攻防演习靶场。

(二)建设云网协同的高性能算力基础设施

6.构建都会级高速全光算力环网。统筹建设都会级数据中央直连网络,加速部署超高速、大容量数据传输通道,推动基础电信企业、国家(上海)新型互联网交流中央在临港新片区、外高桥、宝山、青浦、松江等有关数据中央集群间确立算力网络主干节点,按需确立算力网络二级节点,联通全市主要算力资源,网络通讯带宽到达400G以上、网络时延控制在1毫秒以内,降低网络传输资费,实现算力更高质量传输服务。

7.打造超大规模自主可控智能算力基础设施。支持有关创新平台牵头建设自主可控智能算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打造基于自主可控通用人工智能芯片、自主可控光电夹杂盘算芯片、自主可控训练框架、自主可控全光交流网络的超大规模智能算力集群,率先争取形成支持万亿级参数大模子训练的自主可控智算能力,服务重点企业的大模子训练需求。

8.建设普惠型都会公共算力服务平台。支持上海超算中央高性能盘算资源升级扩容,构建自主焦点软硬件深度应用、高性能盘算与智能盘算多元融合的先进算力平台,确立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延续推进异地异构算力资源接入,建设具有算力供应、应用开发、运营服务、用户资源对接等功效的都会公共算力服务枢纽,向本市中小企业、科研机构等提供普惠算力服务。

9.打造都会多条理商用智能算力集群。加速建设临港新片区、金山区、松江区等重点区域的规模化大型商用算力。完善智能算力协调机制,组织商用智能算力知足大模子训练等紧迫需求,加速形成支持万亿级参数大模子训练的算力供应能力。聚焦芯片、盘算框架、基础软件、集群手艺和重点行业应用,激励建设自主可控算力。构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生长树模区、临港新片区和郊区外环带“双核一带”的全市商用算力空间结构。

(三)建设数智融合的高质量数据基础设施

10.率先确立国家级数据生意平台。在上海数据生意所建设产物生意、资产凭证服务、生意合规羁系等营业系统,为场内生意提供高效率、低成本、可信托的流通环境;建设产业数据、政府采购、国际采购等生意板块,知足跨行业、跨区域数据产物流通生意需求,打造“上海生意、全球交付”新模式。构建“数据生意链-焦点营业系统-特色板块”为一体的数据生意所基础设施系统,支持天下多条理数据要素生意市场互联互通。

11.构建多语种语料库和高质量行业数据集。推动有关创新平台牵头组建大模子语料数据同盟,归集海量互联网数据、基于文献的知识库和科学数据库,建设科技创新资源数据功效型平台,团结多元主体打造多领域、多模态、平安合规的高质量多语种超大规模语料数据库;在生命康健、新质料研发、气象展望、流体力学等领域,依托有关实验室、高校院所、种种企业等,打造一批高质量行业数据集。探索确立语料数据的供应激励机制和知识产权珍爱机制。

12.建设浦江数链及政务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浦江数链区块链开放网络和算力集群,打造区块链即服务(BaaS)平台和通用跨链功效,为区块链行业应用提供高性能底层基础设施支持;建设自主可控、平安可信、性能领先、功效完整的政务区块链统一平台,推动市级部门公共数据周全上链;推动跨境商业、航运、供应链金融、区域征信等区块链行业应用。加速推动建设上海股权托管生意中央区块链和漫衍式数字身份系统。

13.打造公共数据资源库和授权运营平台。深化拓展“数源工程”,累计新增50个数源目录。延续推进“聚数工程”,新增归集交通出行、医疗康健、学生综评、缴税纳税、职业资格等相关领域重点数据。推动公共数据高效便捷共享和跨区域流通,深化随申码、电子证照等基础数字化应用。建设都会级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探索政府羁系、企业运营的创新模式,形成一体化都会级平安可信的智能化数据开发与运营平台。

14.构建都会数字孪生和元宇宙基础设施。推进都会信息模子(CIM)基础平台建设,延续更新完善全市基础地理信息、尺度化地址库等基础数据库,逐步确立都会三维数字模子库,努力拓展都会计划建设、社会治理、政务服务、应急治理等领域应用。构建权威、轻量、开放、易用的都会“一张图”服务应用系统。加速建设元宇宙平台,推动三维数字空间、虚拟数字人等新手艺在都会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率先应用。

(四)打造开放赋能的高能级创新基础设施

15.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与开放。加速推进“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建成硬X射线、上海光源线站工程等设施;加速推进建设无人系统多体协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一期项目;推动已建设施加大企业开放力度。研究建设国际大洋钻探岩芯实验室及设施,为大洋钻探大科学设计提供基础支持。争取将自主可控智能算力设施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计划。

16.加速建设新一代光源预研装置。开展新一代光源要害手艺预研,突破高功率调制激光等要害手艺,实现对国际领先的储存环全相关光源原创手艺的验证。建设预研装置(小环)和研究测试平台,实现特定波长的百瓦量级输出,为建设千瓦级工业专用储存环光源奠基基础,争取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计划。

17.前瞻结构6G手艺研发试验设施。率先打造地面外场手艺试验环境和宽带卫星通讯与感知验证系统,为未来6G装备和卫星装备入网认证提供实验和测试条件。实行6G手艺与产物试验验证工程,构建智能超外面手艺验证实验室、6G试验网络测试实验室、6G射频基础测试实验室和装备环境可靠性实验室等,加速芯片、模组、终端等要害领域前沿手艺突破。

18.打造芯片制造全流程数字孪生仿真验证平台。围绕半导体制造工艺中所需的种种装备及工业软件自主可控需求,支持有关新型研发机构团结海内主要晶圆厂配合打造晶圆产线全数字化仿真平台,模拟种种工艺下真实产线的生产运行环境,为自主可控装备及软件产物测试提供低成本、低门槛、定制化的第三方验证服务,加速自主可控装备及软件替换使用与更新迭代。

19.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赋能平台系统。加速建设市智能分子影像共享平台,提供基于AI的卵白质结构展望设计等公共服务。建设创新药物临床前研究转化服务平台。提升市生物医药研发与转化功效型平台能力,打造基因治疗、生物工程酶开发等研发中试和检测平台。组建合成生物学创新中央,建设基因型构建、表型测试、细胞设计等创新平台。

20.结构智能机械人创新基础设施。搭建智能机械人检测与中试验证平台,形成平安性、可靠性试验验证能力和整机、零部件中试验证能力。建设医疗机械人自动化多领域融合磨练平台。建设“大模子 人形机械人”协同创新平台,搭建通用具身智能软硬件系统平台,围绕具身智能、多模态感知等开展团结攻关,实现通用大模子和通用人形机械人联动生长。

(五)打造便捷智敏的高效能终端基础设施

21.建设泛在智能的都会感知设施。统筹推进市政和交通设施上的智能感知装备建设与应用,推动全市建设物联感知神经元节点数目累计超2000万个。将地磁感应、红外感应、自力烟感等感知装备研究纳入新建小区配套设施局限,对存量小区举行查漏补缺,实现高空抛物、消防通道占用等平安风险自动预警与实时处置。

22.建设智能汽车支持服务设施。完善自动驾驶测试场景结构,推动现有开放测试区域加速交通讯号灯等智能化升级,加速车路协同系统建设。建设智能汽车创新生长平台,服务智能汽车交通运行优化等应用场景。支持嘉定区、临港新片区、浦东新区、奉贤区等区域开展自动驾驶公交、自动驾驶出租车、无人配送等10个以上高级别智慧出行树模应用。推进蹊径停车场和公共停车场(库)智慧化刷新,提升重点区域智慧停车指导能力。

23.打造“海空”交通枢纽智慧升级版。建设完善浦东、虹桥数字孪生智慧机场。推动外高桥、洋山等港区集装箱码头智慧化刷新。打造智慧航道网,建设高品级航道感知系统,实现通航数字化羁系与运行状态实时监控。以洋山深水港、浦东国际机场和芦潮港铁路集装箱中央站为载体,推动海运、空运、铁路、公路运输信息共享,提高多式联运效率。

24.构建一体化智慧冷链物流系统。依托临港新片区国家级冷链物流基地建设若干大型智慧冷库,形成入口药品、生鲜食物等超40万吨冷藏保鲜能力,建设3个智慧冷链物流中央,提升区域智慧分拨、配送等能力。激励智慧冷链自动售卖机、冷链自提柜等末尾配送应用,逐步形成冷链物流全链条温度可控、源头可溯的精准管控能力。

25.确立天真共享的智能用能设施网络。新建公用(含专用)充电桩3万个以上,完成150个以上老旧小区电力扩容升级刷新,累计增设20万个以上智能充电桩,试点部署电动车反向充电新型装置。努力生长智能漫衍式可再生能源网络,力争新增150万千瓦容量光伏发电终端。加速推动传统能源网络数字化刷新。探索构建都会电力充储放一张网“虚拟电厂”设施系统,推动全市“虚拟电厂”调治能力到达100万千瓦。

26.结构清洁高效的氢能源应用系统。累计建设加氢站50座以上,在临港新片区探索建设制氢、储氢与加氢一体化站,完善宝武园区、上海化工区内部区域性氢能运送网络。扩大氢燃料电池在客车、货车和大型乘用车领域应用,拓展燃料电池在船舶、航空领域应用,开展氢储能在可再生能源消纳、电网调峰、绿色数据中央、漫衍式热电联供等场景的试点应用。

商用清洁机器人「霞智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27.确立线下线上融合的新一代智慧校园。加速推动校园无线网络提质升级,推动义务教育学校实现“万兆到校、百兆到班”。确立全市“1 16”数字教学系统,建设市级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升级备课、教学、作业指点能力,提供在线学习、教育应用等公共教育服务;推动各区根据统一尺度建设学校数字基座,提升区域内教育数字化能力。建设20所“未来学校”,试点建设自适感应、泛在互联的下一代学习环境。

28.打造先进普惠的智慧医疗服务设施。新建10家以上智慧医院,提升“便捷就医”场景运行效能,优化以患者为中央、全流程闭环的智慧化医疗服务模式,推进智慧康健驿站街镇全笼罩。完善互联网医院服务总平台,努力推动互联网医疗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央延伸。深化疾病预防信息化建设,提升公共卫生突发处置、熏染病综合监测与预警、病原体基因序列溯源决议等应急能力。

29.构建平安便捷的智能化养老基础设施。升级建设100家以上智慧养老院,周全提升康健治理、生涯照护、平安防护、治理运营等效率和质量。建设200家以上“养老院 互联网医院”,向暮年人提供“线上就诊、送药到院”“在线咨询、复诊续方”“线上开单、线下检查”等医疗服务。推动社会气力加速“为老服务一键通”“一键叫车终端”等适老化智能终端推广应用。推进康复辅具产物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30.建设高品质生涯共享的智慧生涯设施。推动智慧商圈商街商户建设,生长无人便利店、智能售货机等新消费模式。推动A级景区普及在线预订、无感入园、客流监测、智能导览、预警处置等智慧场景。升级刷新1000个数字公用电话亭,支持预约就医、预约叫车、手机充电等多项“一键”便民服务。建设1000家餐饮食物“互联网 明厨亮灶”树模店。延续加大新型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周全提升设施质量和服务水平。

三、树模工程

(一)高性能盘算能力提升工程

建设多元异构融合的新一代高性能盘算集群,高性能算力峰值规模为100P-300P左右;按需建设峰值规模为1000P-3000P左右的自主可控智能算力芯片试验平台,重点知足中小企业和部门科学研究的人工智能盘算需求。

(二)区块链手艺应用工程

促进区块链手艺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手艺的深度融合,支持在政务服务、都会治理、产业生长、金融服务、区域征信等领域打造若干创新应用。

(三)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工程

支持确立国家级数据生意所,加速完善数据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基于区块链手艺构建统一可互联的场内生意根架构,开发新一代数据生意平台,开展数据资产化路径探索。试点开展数据知识产权挂号事情。

(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工程

支持具备资质的谋划主体构建平安可信的都会数据基础设施,支持公共数据的开发行使和授权运营全生命周期羁系;推动公共数据与行业数据融合应用,形成一批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规范制度和尺度系统。

(五)机械人规模化应用工程

面向高端制造业,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加速协作机械人、人形机械人规模化应用,厚实系统性解决方案,拓展人机协同下制造业应用场景,生长柔性化生产等制造新模式,延续降低本土协作机械人产物与服务成本。

(六)高级自动驾驶公交树模工程

支持在中央城区开展特准时段、特定路段的智能网联公交树模运营,待条件成熟后逐步扩大应用局限和规模。推动5G等车联网通讯网络建设和蹊径基础设施数字化刷新,探索智能网联汽车生长新模式。

(七)智慧仓储设施提升工程

支持在跨境电商、医药冷链、商贸流通、生产制造等领域建设若干海内一流的智慧仓储设施,促进自动化、无人化、智慧化物流手艺装备和自动感知、自动控制、智慧决议等智慧治理手艺的集成应用。

(八)海优势电制氢先导工程

连系本市海优势电计划结构和区域用氢需求,择优支持具备绿氢制备能力的海优势电项目开展树模,试点高颠簸电力着力条件下的绿氢制备手艺,率先形成氢电耦合调峰等尺度。

(九)康健医疗数据赋能工程

面向临床研究、新药创制、康健剖析等偏向,探索建设医疗“数据超市”。建设海内首个跨医疗机构的临床研究数字孪生平台,提供临床资源对接、科研病例数据全程治理、历程剖析与辅助决议等专业服务。

(十)新型智慧养老树模工程

支持智能装备在养老服务领域集成应用,构建智慧服务、智慧照护、智慧关爱、智慧治理、智慧安防“五位一体”的综合应用场景,为暮年人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人性化的新一代养老服务。

四、保障措施

(一)增强统筹协调

延续施展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事情机制作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向导小组办公室增强一样平常协调,各相关部门增强推进。各区政府和重点区域健全事情推进机制,出台特色配套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本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统计口径和方式。

(二)深化计划结构

深化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细化重点区域、重大项目信息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要求,支持5G设施落地和应用树模场景打造。增强商贸基础设施智能化刷新和智能终端普及应用计划结构。开展都会低空智能融合航行基础设施结构研究。

(三)增强要素支持

统筹工业和区域用能指标,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指标支持力度,对相符国家战略和具有主要功效的互联网数据中央建设项目作适当倾斜,优先用于解决智算数据中央能耗指标。确立本市数据中央全生命周期羁系平台,试点开展算力使用效率等评估评测。

(四)完善尺度系统

对于适合开展修建信息模子(BIM)手艺的新型基础设施项目,激励谋划主体举行探索应用。研究体例都会信息模子基础平台数据分类与空间实体编码尺度。研究体例本市智慧停车库建设导则。延续更新新型城域物联网感知基础设施、数据中央等建设导则。

(五)扩大树模应用

实行新一轮新基建树模工程,由市级建设财力根据本市有关划定予以支持。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增强新基建产物对接和推介力度。

(六)指导市场投入

继续支持相关金融机构实行新基建优惠利率信贷专项,将市级资金贴息项目最低总投资调整为5000万元,并将接纳自主可控芯片到达一定比例的数据中央项目纳入贴息局限。研究制订本市新型基础设施相关激励支持目录,指导种种创投基金和产业基金投入,激励民间投资和外资介入建设。

(七)增强法制保障

增强新型基础设施重点领域法制保障研究和立法需求贮备。行使好浦东新区立法机制,加速探索确立L4等更高级别自动驾驶通行规则。加速推进氢能立法制度创新,推动在临港新片区将氢能作为能源举行治理试点。

泉源: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网

点击获取更多LP资讯

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