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观点 > 国际财经 >

拥抱AI制药浪潮,从学会「踩坑」开端

发布时间:2023-08-07 07:10   浏览次数:次   作者:网络

曩昔几年间,全球大巨细小的药企都在拥抱AI。

它们的意图十分清晰:经过AI技能的赋能,优化创新药的发现时刻、添加药物研制的成功率。

现在看,AI赋能药物研制未尝不可。但任何一项新式技能的展开,都要经过长时刻的探究。在终究上岸之前,等候药企的或许是无穷无尽的“坑”。

住友制药就是*的经验。上一年以来,被住友制药寄予厚望的两款AI制药,连续折戟。这也对其二级商场造成了沉重冲击。

当然,这并不是对AI制药的否定。仅仅,这也让我们看到,药企拥抱AI的进程,或许自身也会像是AI算法的完善相同:

不断踩坑、不断改进,终究才干补齐短板。

换句话说,要想拥抱AI制药浪潮,药企或许需求从学会“踩坑”开端。

/ 01 /

悄然消失的DSP-1181

住友制药,*是最早拥抱AI的传统制药企业。

早在2014年,其就与英国AI制药公司Exscientia达到协作,等待与后者一起推动AI制药的研制。

Exscientia之所以可以招引住友制药的重视,中心原因在于两点:

其一,依据AI主动生成的化合物,具有组成的可行性和机制的新颖性;其二,依据AI猜测模型,可以猜测靶点药理活性、对靶点的毒理作用、药代动力学的部分特征。

住友制药以为,两者的结合,可以猜测很多虚拟化合物的药理活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然后加速研制进展。

依据此,住友制药与Exscientia在2014年开端协作之后,进行了很多的探究,也由此“推动”了AI制药的展开。

2020年,两边协作的DSP-1181进入一期临床。这是一种长效血清素1-HT4A受体激动剂,用于医治强迫症。

Exscientia称之为全球*个进入临床阶段的AI分子,满足推翻;而且,DSP-1181从构思到分子的确认用时不到1年,远远低于职业均匀水准(5年左右)。种种要素交错在一起,让DSP-1181备受瞩目。

可是,令人为难的是,DSP-1181也成了住友制药*个“踩坑”的AI分子。2022年2月份,日本媒体报道:DSP-1181的一期临床作用不及预期。

在此之后,DSP-1181悄然淡出了住友制药和Exscientia的研制地图。

/ 02 /

倒在三期的Ulotaront

住友制药的AI踩坑之旅,并未完毕。

日前,住友制药宣告,其研制的精神分裂症候选药物ulotaront三期临床失利。这,又是一款AI研制的分子。

Ulotaront是住友制药依据CRO公司PsychoGenics的SmartCube渠道,研制的一款分子。

SmartCube是一个主动化测验渠道,经过大数据的方法,对潜在的医治作用进行猜测。很显然,这又是一次AI下降药物研制难度和添加功率的测验。

此前,PsychoGenics首席执行官Leahy对该技能决心满满,而且将ulotaront视为代表之作。在Leahy看来,ulotaront医治精神分裂症具有显着的优势。

其一,对阴性患者也有作用。精神分裂症依据症状特征,分为阴性患者和阳性患者。阴性患者由于症状并不显着,临床开发难度更大,导致全球尚无一款产品获批用于阴性患者医治。而在Leahy看来,依据SmartCube渠道的挑选,ulotaront是处理这一痛点的天选之子。

其二,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关于慢性病药物来说,安全性十分要害。由于患者需求长时间服用药物,安全性问题严峻会导致医治难以继续的状况产生。这也正是现有精神分裂症医治药物*的局限性地点。由于现有医治药物触及严峻的神经和代谢副作用,导致患者依从性不高,医治难以继续。不过,Leahy表明,ulotaront一起也具有安全性更好的潜在优势。

在二期临床中,ulotaront好像证明了其潜在优势。可是,药物的研制总是充溢戏剧性。在三期临床中,ulotaront展开的两项临床均显现:

作用不及安慰剂对照组。

这也就有了上文说到的,住友制药的AI之旅再遭冲击。

/ 03 /

来自住友制药的AI制药经验

曩昔,AI为制药职业带来了“降本增效”的期望。好像,它是打破反摩尔定律的利器:

当低垂的果实被逐步霸占,新药研制难度只会越来越大;叠加医治挑选越来越多的状况下,新药监管要求不断进步、研制周期拉长,导致研制难度、本钱逐步增高。

两层暴击之下,新药研制本钱直线上升。医药产业盛行的一句话是,“大约每九年,药物研制的本钱会翻倍”。

也正是如此,全球巨细药企纷繁拥抱AI制药。但很显然,AI或许可以进步研制功率,这在住友制药的研制进程中也现已得到了表现。

可是,AI制药能否下降药物开发危险还未有定数。究竟,作为最早拥抱AI制药的企业,住友制药并未享受到AI制药的作用,DSP-1181乃至直接倒在了一期临床。

实际上,即使AI制药可以处理药物的发现问题,但后续能否成功仍然充溢变数。由于,临床进程仍然会给药物的研制带来重重应战。

此次ulotaront的折戟,住友制药便以为,问题在于“高安慰剂反响”。即安慰剂过于杰出的作用,掩盖了ulotaront的有效性。而之所以存在这一现象,又是由于新冠疫情影响的作用。

住友制药表明,将会依据更多的数据剖析,去和FDA交流ulotaront后续的临床推动状况。即使真如住友制药所说,也只能阐明一点:ulotaront的临床不过关。

这无疑进一步提示一切想要拥抱AI的药企:虽然有AI兵器加持,但创新药的研制仍然应战重重。药企需求在每个环节都要慎重、慎重、更慎重。